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目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要素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这带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和挑战。以往依靠生产要素驱动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格局和绿色高效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因此,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粗放的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内涵开发型增长迫在眉睫。高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力强,在经济新常态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培育积聚新动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相关研究显示,高科技产业的创新绩效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环境。因此,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创新环境结构,使创新环境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将投入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最大,逐渐成为创新领域的研究重点。探究创新环境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对于新常态下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动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在对相关学者研究进行梳理基础上,对创新环境和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基于要素拥挤理论、最有金融结构理论和最佳规模理论,提出最优创新环境理论;其次,基于超效率MinDS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然后,基于门槛回归模型探讨政府干预、国有经济、金融结构和产业集聚四个创新环境指标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进行检验和分析;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更好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干预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倒“V”型曲线,当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比小于3.889%时,政府资助作用为正,当政府资金占比大于3.889%时,政府资助呈现轻微的负向影响,当比值到达12.428%时,政府资助的逆向激励效果进一步增强。(2)国有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倒“V”型曲线。当国有企业规模占比低于18.1%时,国有企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作用为正,当国有规模占比大于18.1%时,国有经济产生轻微的负向影响,当国有规模占比到达50.9%时,这种负向影响进一步扩大。(3)金融结构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倒“V”型曲线。银行规模/市场规模比值在1.997左右时,金融结构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值。(4)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呈现持续递增的折线形关系。
其他文献
我国自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始,正式拉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经过长期的努力,依次于2013年7月和2015年10月取消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两项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持续数年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为我国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商业银行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提供了过渡时间。  商业银行作为以利率直接定价的金融机构,利率的改革必然对其盈利产生影响。在利率市场化下,利差逐渐缩小,
学位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且动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动力要素作用的单一性,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过程中每一
学位
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核心业务,在整个农村信用社经营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是经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因此有效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完善信贷风险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成为了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必须要不断降低信贷风险,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所以很有必要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本文依据信贷风险管理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各国面临的全球不确定风险越来越大,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导的跨国区域合作正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跨国区域合作和全球化的新战略,是中国为逆全球化开出的一剂良方,必然掀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热潮。沿边口岸城市承担着商品的跨界流动功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要素。“岸-城”互动关
学位
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这两个问题并非孤立,恰是统一的,两者互根互用,相辅相成。不平衡会引发不充分,不充分也会导致不平衡。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理论上是将不平衡不充分两个问题统筹在同一框架下分析,在实践上也可以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全新方案。本课题源于对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对珠三角地区在纵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对矛盾产生了关注:珠三角地区集聚效应的强大与辐射效应的
学位
自21世纪以来,国际化生产展开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OFDI)。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吸收外资、对外投资政策由“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并重,逐渐成为OFDI大国之一。2017年,中国OFDI流量高达1582.9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三位。OFDI存量达到18090.4亿美元,占全球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逐步融入金融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之中。而与此同时,金融风险剧增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频发,阻碍了改革的进程。金融和贸易是国民经济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将长江三
学位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生态效率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效率是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各地区引资规模和质量不相同,经济发展不均衡,生态效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区域空间分布及动态演进的视角探讨FDI质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本文选
学位
近年来,我国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是环境的大肆破坏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严重阻碍中国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下文将以其英文简称TFP代表)代表经济增长率扣去劳动和资本增长率后余下的部分,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文将以其英文简称ETFP代表)则是将能源和环境污染纳入TFP测算体系中,这样得到的生产率可以更好地表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如何提高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工业产业结
学位
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的背景下,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微观主体,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企业的技术创新难免会出现创新风险大成本高,技术市场双重不确定性,及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导致企业创新投资不足以至市场失灵问题,进而使得技术创新夭折。各国政府普遍通过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通过政府来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