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户MIMO-OFDM系统容量和预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以改善系统的通信性能。MIMO的实质上是为系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和/或空间分集增益。空间复用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而空间分集则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信道的误码率。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高速串行数据流,分成多路低速并行的数据调制到多个正交子载波上并行传输。如果每个子信道的带宽被划分得足够窄,每个子信道的频率特性就可近似看作是平坦的,所以OFDM能有效地抵抗信道的频率选择性。MIMO技术和OFDM技术已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热点技术,两者的结合更为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MIMO下行链路系统中,当发射端知道信道状态信息(CSI)时,对发射端进行预编码设计,可使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多用户MIMO系统中,通过预编码可有效地抑制各用户间的干扰。   本文首先基于现有文献介绍了全反馈下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系统的预编码问题:块对角化预编码获取系统最大和容量;给定各用户信干噪比(SINR)约束下的预编码方法;总功率固定下求系统所有用户均方误差之和最小的预编码方法。接着,把对应的预编码方案扩展至全反馈下多用户MIMO-OFDM下行链路系统中。文章的最后通过利用格拉斯曼(Grassmannian)方法产生的码本研究了有限反馈下的预编码方案,先是介绍现有文献中的格拉斯曼码本预编码方案使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系统的和容量最大化问题,然后把这一预编码方案扩展至多用户MIMO-OFDM下行链路系统。
其他文献
广义的下一代网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看NGN有不同的内容,软交换网络是下一代的交换网络。软交换网络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网络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承载层和接入层
网络编码技术作为一种融合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交互技术,改变了现有存储转发的网络传输模式。网络编码的提出者R Ahlswede,Cai Ning等人指出,通过网络编码,可以达到多播路由传输的
信道编码技术是提高数字通信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LDPC码自提出以来便以其接近Shannon限的优异性能成为纠错码领域的研究热点。LDPC码是一类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它最重要的特
移动自组网是一种特殊的对等式网络,具有自治性、无基础设施、快速组网的特点,移动自组网中节点间的通信通过无线信道、由多个节点转发来共同完成,因此,节点合作与否是实现通信的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是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获得全极化信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的工作特点。在极化SAR图像的处理和应用中,对极化SAR图像进行精确建模是一个棘手的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尤其是在军事和商业领域。然而,WSN是以数据通信为中心的网络,在数据发送至基站前要对相邻节点采集的相同或相近的数据进
近年来高速网络技术与网格计算技术日益成熟,人们对大规模数据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数据网格正是一个以数据为主要资源的网格系统,它将Internet上存在着的大量分散的、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