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教育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我国自古代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古代的道德教育不仅注重君王的道德修养,而且也十分看重平民百姓的道德养成。显然,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儒学是国学,倍受统治阶级的推崇和重视,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学虽经不同朝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但重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始终是儒学不变的主题。王阳明生活于明朝中期,当时儒学大师朱熹把儒学发展到了极致,成为统治者以及学者和百姓推崇的正统之学。但由于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朱子学说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滑坡,道德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头层面,而不再付诸实践。王阳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他的独特的道德教育思想,期望重整社会道德秩序,重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提供良策。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在借鉴前人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实践和亲身体验,发现前人理论,尤其是程朱理学的不足,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心即理”为理论基石,揭示人们在道德修养层面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强调道德的实践性,并提出了一些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其中理论背景主要阐明儒学和佛道思想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现实背景则主要剖析王阳明生活的特殊时代及他个人的成长经历;第二部分是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概述,通过介绍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核心,阐述了了王阳明道德教育目的、方法及原则等;第三部分通过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梳理和比较,重点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理论和实践建设的价值。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高新技术和先进知识已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人们在奋力追逐知识和科技带来的价值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却鲜有关注道德、精神世界的丰润和提升。然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是社会富足,一方面却是物欲横流,而一个缺失精神信仰、道德标准的社会,只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能量,进而阻碍社会的进步。本文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价值的探析,旨在重新唤起人们对道德和精神世界建设的重视,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古为今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