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的常见、多发病,约80%以上由病毒引起,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儿童患病率为86.8%,学生病假的73.0%均是由其造成的,因此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意义重要。目前西医西药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多对症处理;中医中药在退热和抗病毒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研究报道颇多。但对岭南具有兼挟湿证特点的外感发热证候却鲜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报道。本课题根据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治疗病毒性高热的经验结合岭南气候特点以清热解表祛湿为法选药研制成新香冲剂,对其方证毒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目的:观察新香冲剂治疗岭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辩证属湿热郁表证、风热袭表证的临床疗效,探讨效关系;通过实验室病毒抗体检测,分析证型与病毒分布相关性。研究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门诊、留观及发热门诊患者120例,西医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为湿热郁表、风热袭表证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就诊卡号末尾数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证型按1:1纳入各组。治疗组予新香冲剂口服(1袋/次,3次/日,共2日),对照组予抗病毒口服液(1支/次,3次/日,共2日),观察体温开始下降时间、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降至正常时间以及恶寒、汗出、咳嗽、咽痛、鼻塞、头痛、身困重、身酸痛、口渴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对其中108例患者进行血清病毒抗体检测。研究结果:1.总体疗效:新香冲剂组对恶寒、鼻塞、头身困重、身酸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但抗病毒口服液组退热较新香冲剂组迅速(P<0.05);两组体温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改善程度、总有效率、其他伴随症状改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证效关系:新香冲剂对热郁表证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风热袭表证(73.3%),但两证型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湿热郁表证在开始退热时间,头身困重、身酸痛等伴随症状的改善优于风热袭表证(P<0.05)。3.方效关系:湿热郁表证型内新香冲剂组与抗病毒口服液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香冲剂组在开始退热时间、体温首次降至正常时间较抗病毒口服液组短,但无统计学意义:新香冲剂组对身酸痛、头身困重症状改善优于抗病毒口服液组(P<0.05)。4.证毒关系湿热郁表证型与风热袭表证中病毒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5.药物安全性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见局部以及全身性不良反应或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新香冲剂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属湿热郁表证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退热迅速,可以明显改善头痛、鼻塞、头身困重、身酸痛等症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2.湿热郁表证与风热袭表证中流感A/B、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等病毒频数分布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