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配合物因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Stokes位移大、激发谱带宽、发射谱峰窄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同时,稀土配合物分子探针的配体种类非常多,可进行的配位方式丰富,而稀土纳米探针的组成结构和修饰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功能基团是可调整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焦于将基于稀土配合物的探针应用在环境和生物检测等领域。生物体内有多种小分子,其中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含量增多可能会诱发多种疾病,例如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休克、动脉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因此本论文分别设计合成了分子和纳米两种结构均可以用于检测ONOO-的时间分辨荧光探针,并对这两种探针进行了细胞成像测定。本论文设计合成的两种探针如下:1.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铕(Ⅲ)配合物时间分辨荧光探针[Eu(HDPH)3(Phen-N)],该探针的β-二酮配体1,1,1,2,2,3,3-七氟-6-(2,4-二甲氧基苯基)-4,6-己二酮(HDPH)上含有ONOO-的特异性捕获基团间二甲氧基苯基,5-氨基-1,10-菲咯啉(Phen-N)作为辅助配体,再与Eu3+共配位合成出用于ONOO-选择性检测的β-二酮类铕(Ⅲ)配合物荧光探针。该探针的最大激发波长位于355 nm,与ONOO-反应后荧光被淬灭,最低下降达36倍,检测结果证明该探针对溶液中的ONOO-显示出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溶液介质中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对活细胞内的ONOO-进行了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检测。2.在1的基础上,将Phen-N与硅烷化试剂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共价键合,生成Phen-Si,之后与Eu3+和β-二酮配体HDPH共配位制成前驱体,最后通过W/O反相微乳液法制成二氧化硅纳米球,可对ONOO-进行特异性检测。该纳米探针粒径均一,且较1中分子探针光学性质更为稳定。其最大激发波长位于360 nm,在溶液体系中检测,探针与ONOO-反应后荧光被淬灭,最低下降达22倍。进而通过与活细胞共培养对活细胞内的ONOO-进行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