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旧约》部分历史悠久,起初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时候通过口耳相传,后来用文字记载下来,逐渐累积成为《旧约》,记录了远古时期人类的历史以及中东地区各民族,尤其是犹太民族的人文历史。《新约》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主要记载耶稣的生平、言行及初期教会的发展。《圣经》是宗教经典,是西方文化的根基与源泉,也是研究犹太民族史和宗教历史的重要依据。国外已经在对《圣经》进行专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圣经考古学、经文鉴别学等学科。圣经考古学根据《圣经》所描述地区的古代遗迹及出土文物研究揭示历史原貌,经文鉴别学(即经文校勘学)的产生源于《圣经》文本在不断传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改变,导致不同的抄本、手稿之间有出入,需要校勘文献、分析异文、还原文本。国内没有开设独立的研究《圣经》的学科,学术界对《圣经》的研究附属在广义的基督教研究或其他人文学科之下,《圣经》版本研究有许多不足。在我国一千多年的《圣经》汉译和流传史中,各种中文《圣经》版本层出不穷。和合本是出版发行量最大、通行时间最久的版本,新译本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从文献版本学角度对这两个版本《圣经》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通过归纳其产生背景、翻译原则、基础文本(翻译依据的《圣经》原文文本)等概况探究其版本源流,分析导致两个版本文本差异的因素,对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基础文本”的源流展开深入的比较研究。接下来参照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原文,具体地比较两个版本文本的差异和特点。最后发现,基础文本、翻译策略及语言变迁是造成和合本与新译本《圣经》差异的重要因素。和合本的产生年代较早,语言典雅优美,只是由于基础文本的缺陷导致文本存在漏译、多译或误译的情况。新译本的用语更现代化,文本更接近原文。和合本的文学价值更高,又是通行的权威版本,新译本通俗易懂、切合原文,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两个版本《圣经》进行选择和利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举隅法,研究角度有所创新,丰富了中文《圣经》版本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