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语文学习领域,它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丰富了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将教与学的着眼点从"重结果"转移到"重过程"上,这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的亮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形成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求知意识,促进学生在语文内部综合,学科之间综合中实现多种能力的提升,在语文与生活中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的培养。敦化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力量较强、综合性学习开展较早的初级中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该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师生双方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角色定位不够明确,教师对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学生的活动形式不够丰富以及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够完善。针对敦化市第一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现状,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树立新型语文课程理念,应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改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式;其次,要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广泛联系社会生活、整合多种学科资源、带领学生走进情感世界、促进学生多种能力提高;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如点面结合策略、专兼结合策略、动静结合策略、单多结合策略;最后,构建切实有效的评价体制,使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点过程化。敦化市第一中学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力图打通语文课堂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综合知识体系,让学习深入生活、融入生活,从而改善当前该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的不足,实现语文课程向"理想课程"、"实践课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