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强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抗膜污染及其水处理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结合了厌氧生物技术与膜分离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存在严重的膜污染和由此带来的运行和替换成本升高问题,以及甲烷产率不高制约了其实际应用。针对膜污染严重和甲烷产率低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并构建了微生物电解池耦合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EMBR),以导电碳纳米管中空纤维膜(CNT-HFM)作为电极起过滤和生物催化的双重作用。而未施加电压的开路反应器作为对照组运行,考察外加电压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过程中对膜污染的控制和水处理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到的主要的成果如下:一方面,在恒通量连续运行模式下,在膜表面施加-1.0 V电偏压有效减缓了跨膜压差(TMP)的增长,TMP在AnEMBR中的增长速率为0.0196 bar/d,仅为对照的1/2。电偏压不但能够抑制污染物在膜表面聚集,而且能够减缓膜孔堵塞。此外,通过对污泥性状的分析发现,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AnEMBR中污泥平均粒径由44.1μm增大到了51.4μm;细胞代谢产生的污染物在膜表面减少而在膜周围悬浮液中有所增加;膜周围污泥的zeta电位由-15.2 mV降至-19.0 mV。正是由于电场对污泥性状引起的变化,使得污泥和污染物与膜表面之间的作用力减小,因此减缓了膜污染,降低运行能耗。另一方面,外加电压在水处理过程中对于有机物去除和生物气产生也有积极影响。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500±50 mg/L条件下,反应器在6-12 h水力停留时间下的出水COD为36.1-58.8 mg/L,COD去除率为87.8-93.1%,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3.1-3.3%。尽管外加电压对COD去除率影响不大,但是其对甲烷的转化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AnEMBR中最终的甲烷转化量达到了74.8 m L CH4/g COD,为对照组的1.3倍,表明外加电压在能源气体的回收方面具有优势。运行结束后分别取两个反应器中膜表面和沉积污泥进行古菌和细菌的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CNT膜表面的耗氢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在电压刺激下其丰度高达82.4%,为对照的3.2倍。这是由于碳纳米管膜的存在抑制了丝状菌在膜表面的附着,尤其是在外加电压条件下,缓解了膜污染。此外,耗乙酸甲烷丝状菌Methanothrix在沉积污泥中丰度的在电场的刺激下也有所提高,由对照组中的68.4%增至73.2%。两种产甲烷机制在AnEMBR体系中共存,共同促进了有机物的降解和甲烷生成。而膜电极上富集的电活性细菌中,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弓形杆菌Arcobacter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1和2.5倍,它们具有胞外电子传递的功能,说明外加电压能促进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提高有机物的转化效率。
其他文献
<正>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它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兴盛于课程领域,成为一股强大的颇有影响力的思潮。校本课程开发——一个新鲜事
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是高校财务部门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在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为今后
为了满足管理部门质量考核的要求,根据气象信息的特点,设计和实现了气象资料传输质量统计系统。系统由统计和显示两个模块组成,利用先进的框架,实现了网页显示和交互。
本文对比探讨了分布式锁服务当中的Chubby和ZooKeeper系统,运用对比分析法,分别从系统所具备的特性,采用的一致性算法,客户端与主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等几个方面作了对比。分析
数据聚类是基于某种相似性度量在多维数据中识别自然分组或集群的过程。聚类是许多不同学科的基本过程。因此,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究聚类问题。文章首先对代表
提出一种新的两步分裂步长时域有限差分(TS-FDTD)法,该方法基于Split-Step方案和Crank-Nicolson方案,采用新的矩阵分解形式,与传统的FDTD算法、传统分裂步长时域有限差分法相比
为使泡菜中亚硝酸盐快速降解,利用从自然发酵泡菜中筛选出的一株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功能的优势菌株LP-7501S,对泡菜进行强化发酵,以蔗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