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担任着读者与译文作者的双重角色,该论文作者以此作为论文研究的出发点,以接受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接受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范式和新兴的文学评论方法,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不仅深深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文学理论批评,同时也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接受理论研究者看来,译者作为原著作的一名特殊读者,应该像其他读者一样积极地投身于原文的理解与解读中去,因此在译者与原作者进行视野融合的过程中,译者有足够的理由来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以便对原文有一个更为透彻、更为全面的理解。但是,在翻译活动真正开始之前也必须对译文读者的需求给予充分的考虑,以便激发译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积极性。接受理论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未完成的,多层次的图式结构,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将会更为明显。正因如此,在此篇论文中,笔者选取了《聊斋志异》的两个英文译本作为研究案例,在接受理论的指导下,对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进行研究。在译本分析过程中,作者将整个翻译过程依据译者角色的转变划分为两个阶段:原文本理解与解读阶段(译者担任读者角色)以及译文翻译或创作阶段(译者担任译文的创作者角色)。论文中,笔者通过对《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的译者在文本以及文中故事人物、情节、“不确定”点的选择与理解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在对原文本的理解与解读阶段,不同译者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其自身主体性,但其发挥也受到译者自身的期待视野或前理解以及原文本等因素的限制;而通过对《聊斋志异》的两个英文译本在文本整体结构与组成上存在的差异进行比对分析,以及不同译者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而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等的分析,笔者发现为使译文读者与译者更好地进行视野融合或使译文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原作品,译者主体性在译作结构编排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便对原文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解读,但是不同于普通读者,译者需要及时更改自身的期待视野或前理解,以便能与原作者更好地实现视野融合,以确保理解的准确性。在真正进行译文翻译之前,译者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尽力在原文本与译文读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在接受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聊斋志异》两个英文译本进行系统分析,笔者旨在表明:在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与认可。近些年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笔者认为强调译者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任意发挥其自身主体性,实际上,接受理论在为译者主体性发挥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也隐含了许多因素限制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比如,读者接受能力以及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总之,译者主体性有其发挥的必要性,但也要适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