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持久缺血导致的心肌急性坏死[1],在欧美国家中多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心肌梗死患者[2]。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3]。目前,我国心肌梗死患者已达250万人[4],AMI是临床急重症,起病急,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死亡率不断升高,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5]。近年来,随着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terry bypass grafting,CABG)等再灌注疗法的广泛应用,已经有效地使AMI患者的缺血心肌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其中急诊PCI是治疗AMI的最主要的有效措施[6]。但是,有部分患者急诊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虽然已实现有效开通,而心肌微血管却未实现充分复流,心肌组织并未得到有效灌注,即出现了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NRP),导致心肌梗死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lvascular events,MACE)发病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急诊PCI术后心肌微血管能否实现血流通畅在临床上日渐受到关注。尿激酶原作为新型的溶栓药,是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直接激活血栓表面的纤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溶酶,特异地溶解体内血栓,对体内的纤溶系统无明显影响,因此出血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减低[7]。本研究选择尿激酶原,对AMI行急诊PCI患者给予靶血管内注射药物,观察其对心肌微灌注的影响。选取AMI行急诊PCI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尿激酶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和阿托伐他汀钙片80mg嚼服,肝素钠注射液100IU/Kg静脉推注,支架置入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组通过OTW球囊于靶血管病变部位注射山莨菪碱200ug,每3分钟注射一次,共注射3次,10分钟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尿激酶原组通过OTW球囊于靶血管病变部位在第一次注射山莨菪碱后注射尿激酶原5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5分钟内注射完毕),之后以同样的方法完成另外两次山莨菪碱注射,10分钟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支架置入后即刻与末次造影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差值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冠脉造影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造影与冠脉开通即刻造影CTFC差值比较,尿激酶原组[4.00(4.82)]明显多于对照组[2.0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靶血管内注射尿激酶原能改善心肌组织微灌注,不增加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