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人的生活、生计、生存与发展;民生观就是人们对于民生的基本观点与根本看法;民生与民生观都是历史性范畴,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民生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民生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关于民生及改善民生的思想理论观点与实践经验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深层理论根源。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政治意义在于有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人心、坚定理想、教育人民;其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有利于正确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破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民生难题。基于此,本文运用“整体性视野—结构分析”的分析框架,围绕“民生观基本问题的解答”这一核心线索来展开理论逻辑建构。一方面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历时性结构加以描述性分析,将之放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具体考察其形成与深化的思想与经验基础,演进的历史轨迹,厘清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理论建构所做的贡献,以此展现其形成与深化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共时性结构加以逻辑性分析,依据民生观基本问题的逻辑架构,深入挖掘、提炼、揭示出民生本质、民生价值、民生权利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结构要素与内容构成,并从各个层面分别对之进行深度理论阐释,以此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深层内容结构,展现其完整图景与内在逻辑架构,把握其理论精髓与精神实质。依据上述研究思路,全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导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学界对于本论题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简约评析了学界在这一问题研究上的主要缺失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最后还指出了本文力求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形成与深化。在该章,首先解析了民生、民生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内涵。接着,从整体上概括并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思想与经验基础,认为它包含着对古今中外民生思想精华的有益吸取,对改善民生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最后,具体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与深化的过程,认为它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形成、深入发展、日趋成熟三个基本阶段。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本质的透视。对于“什么是民生”的认知与解答,关键是把握民生的本质。那么,民生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民主论”抑或是“民利论”?本章首先从学界对于民生本质的理论论争开始切入,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社会转型语境下民主与民生的关联性,具体表征为一种民主的民生化以及民生的民主化的双向同化互动运动。接着,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利益理论阐释了民生及改善民生的本质,认为民生的本质就是人的最直接的生活需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表征为人的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最后,揭示了民生、民主、民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民生内含民主,其实质在于民利,而民主又是民生与民利的根本保障。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价值的追求。在该章,首先阐释了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善民生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接着,深入剖析了以人为本与改善民生的内在关联,认为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本真精神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则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当我们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善民生之中时,民生及改善民生业已超越了其本身的内涵与意义,上升到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高度。最后,对三种民生价值观,即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封建主义的以民为本、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作了具体辨析,并从价值根源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与封建主义民生观、资本主义民生观辨别开来。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权利的保障。民生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权利的基本观点与其人权观相一致,基于此,本章首先对人权作了马克思主义解读,认为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社会性与阶级性、发展性与历史性、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接着,揭示了人权与民生权利的内在关系,认为人权作为一个权利体系,存在着权利位阶,不同种类的子权利在人权权利体系中地位不同,民生权利主要涉及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人权权利位阶中处于优先地位,因而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最后,深入阐释了民生权利的制度保障,认为民生权利的实现依赖于健全的制度体系,加强民生制度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基础建构民生权利的保障之网,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结语: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在这部分,首先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历史经验,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确立并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一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接着,阐明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意蕴,以及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重要价值。随后,具体阐述了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路径选择。最后,得出结论:跨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困境,关键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民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