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菌受寄主诱导表达基因的鉴定及致病功能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07603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黄单胞菌(Xanthorrionas oryzae)包括两个致病变种,分别是水稻白叶枯病菌(X.oryzaepv.oiyzae,简称Xoo)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orvzaepv.oryzicola,简称Xoc)。其中,Xoo从水稻的水孔侵入,引起白叶枯病;Xoc从水稻的气孔侵入,引起细菌性条斑病。一直以来,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两种重要的细菌病害。目前,对Xoo致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感应受体蛋白编码基因LuxR、无毒基因(如AvrXa7)、Ⅲ型分泌系统及其转运的效应因子、双组分调控系统(如PhoPQ双组分系统)、DSF型群体感应调控系统等基因和系统的功能分析,对于利用蛋白质组学,并从病原-寄主互作的角度来研究病原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则少有报道。
  近年来,随着水稻和白叶枯病菌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该病害已成为植物-病原物互作研究的重要模式之一。从病原-寄主互作层面来克隆病菌中新的致病因子,研究它们的致病功能与作用机制,对于深入认知Xoo的致病机制、设计病害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离并鉴定了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菌株与水稻感病品种IR24互作不同时期(3h、6h、12 h)时被共同诱导表达的8个蛋白。通过PCR的方法克隆了编码这些蛋白的8个基因,并分别构建了这8个基因的突变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这8个基因中,有6个基因的突变株致病性均减弱。挑选其中致病性完全丧失的xanA基因(NC_010717.1)突变株做进一步研究,并通过表型测定明确了其对细菌生长、胞外多糖的合成、生物膜的形成、抗氧化压力能力和细胞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将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与感病水稻IR24水稻叶片组织提取液共培养3h、6h、12h后分别提取细菌总蛋白。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及ImageMaster2Dplatinum5.0软件对互作过程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互作3h和6h时,病原菌中各有29个蛋白差异表达,互作12h时,病原菌中有38个蛋白差异表达。其中,有8个蛋白在这3个时间点均有显著的差异表达。进一步的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蛋白分别为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gi|84622382)、精氨酸酶(gi|84622054)、GroEL伴侣蛋白(gi|21229998)、膜定位蛋白MinD(gi|84624994)、细菌铁蛋白(gi|84623542)、肌醇-1-环鸟苷激酶(gi|84624213)、亚精氨合成酶(gi|58579842)、铁结合核蛋白(gi|84622991)。通过在NCBI上进行比对,查找编码这8个蛋白的基因,分别为:xanA(YP_001915572.1)、rocF(YP_001915898.1)、groEL(YP_001911694.1)、minD(YP_001912473.1)、bfr(YP_001914071.1)、PXO_00388(YP_001913112.1)、PXO_03650(YP_001911408.1)、PXO_02027(YP_001914882.1)。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这8个基因在互作1h、3h、6h、12h、18h时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基因在12h、18h时被最显著的诱导表达。
  (二)根据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以上8个基因的引物,采用PCR方法从PXO99中克隆了这8个基因,分别命名为xanA、rocF、groL、minD、bfr、imp、spd、pir。通过插入突变的方法,分别构建了这8个基因的突变株。利用剪叶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除bfr、spd外,其余6个基因的突变株在感病水稻IR24上的致病性均减弱,其中,xanA基因的突变株致病性完全丧失。对xanA基因突变株进行生物膜、胞外多糖、HR反应等表型测定,结果表明:xanA基因的突变株生物膜形成受阻,胞外多糖产量降低,抗氧化压力能力减弱,细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但是,在非寄主烟草上激发的过敏性反应情况与野生型菌株相似。
其他文献
水泥稳定类基层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结构主要形式。在水泥稳定类材料作为基层施工或养护过程中,其强度的形成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制约工期的“瓶颈”过程。在基层早期强度还没有达到之前,如果进行了路面的铺筑,将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隐患,导致路面基层松散、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目前,基层施工采用的传统水泥稳定类材料,养生时间较长,只能通过延长施工周期或增加基层施工作业面等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再进行下一步作业,这对工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任务日益繁重,部分高速公路在通车不久就出现不同范围和程度的病害。传统钻芯等检测方法,效率低,代表性差,且破坏路面结构。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无破损的探测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利、道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工程检测中。目前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均为沿行车方向进行二维探测,不能全面反应道路下方整体病害情况。新型三维雷达检测技术刚刚兴起,不同道路病害三维雷达检测图谱特征尚不明确。因此,
学位
随着内河航运的高速发展,近年来重庆辖区内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针对风险类别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是防范和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为了提升重庆市水上交通风险管控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对重庆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识别和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对近6年重庆市水上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水上交通事故的特点,揭示了交通事故发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地方政策法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重庆内河邮轮旅游产业呈现急速增长势头。同时,由于高铁、公路、航空交通出行的便捷优势,曾经作为人民交通出行主要方式的水路旅客运输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随之向水上旅游休闲转变。以往已经建成的客运码头目前主要是为豪华邮轮提供旅客上下船、物资补给等服务。客运码头作为邮轮旅游中的水陆联结点,其集疏运系统的运行极大地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人身安全。由于重庆
学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半挥发性、生物蓄积性和高毒性,能长期存在于环境介质中,可通过迁移转化、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但其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而浓度较低,因此对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准确定量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复杂样品分析并集分离、浓缩、进样于一体的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平衡萃取和选择性吸附将分析物从样品中转移到萃取涂层上并可直接在分析仪器中解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近些年,渤海湾近岸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日益增多,都聚焦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上,而对辽东湾、连山湾近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功能研究甚少。  本文以连山湾为探究对象,采用IlluminaMiSeq技术对连山湾近岸海水样品进行测序,深入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随后利用PICRUSt(Phylogenetic Inve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金属已经以多种方式释放到环境中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作为危险的重金属之一,高浓度的镍(Ni)会引起人体皮肤过敏,肺纤维化和呼吸道癌,从而损害生物系统。在土壤环境中,镍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金属电镀行业,化石燃料燃烧和镍开采。因此,减少环境中,特别是寒冷地区的镍污染以及对镍的修复至关重要。有一种微生物称为抗精神病菌,可以通过诱导低温下的碳酸盐沉淀来固定土壤中的镍。这些细菌在寒
学位
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综合治理是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含氰废气作为一种毒性较大的挥发性有机物,其排放控制更是刻不容缓。选择性催化燃烧是目前处理含氰废气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而同时具有优异活性和N2选择性催化剂的开发是其实际应用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HZSM-5分子筛和Cu-Ce氧化物为催化剂核心组分,考察了乙腈在各催化剂上的降解性能和副产物产生情况,研究了不同组分上的催化降
学位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创造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等制种技术,解决了杂交制种的难题,使杂交种得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棉花核雄性不育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较早。众多核不育基因中,已投入生产使用的目前仍只有洞A型(ms14)和ms5ms6,其中ms14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采用陆地棉洞A衍生系KA为试验材料,运用SSR分子标记首次进行了棉花核不育基因ms14的定位,并对腺体等农艺性状也做了基因/
学位
从南京、丰县、泗阳等地区水稻根际土壤采集样品50份,分离得到1015株细菌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0株拮抗细菌对水稻稻瘟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稻曲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禾谷镰刀菌、黄曲霉菌及黑曲霉菌均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其中T392和T429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抑制率分别为61.1%、40.8%和62.6%、40.3%。另外从57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