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乔纳森·哈勃所著的《批判性思维》一书的英译汉翻译,译者撰写了本翻译实践报告。目前该书没有中文译本,所选的一、二章主要讲述了批判性思维的谱系和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原文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逻辑性,长难句较多。译者希望通过对原文的翻译,向目标语读者介绍一些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提高目标语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思考能力,另外,译者希望通过在本次实践中积累的翻译知识,自身专业素养能够得以提升。译者以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乔纳森·哈勃所著的《批判性思维》一书的英译汉翻译,译者撰写了本翻译实践报告。目前该书没有中文译本,所选的一、二章主要讲述了批判性思维的谱系和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原文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逻辑性,长难句较多。译者希望通过对原文的翻译,向目标语读者介绍一些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提高目标语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思考能力,另外,译者希望通过在本次实践中积累的翻译知识,自身专业素养能够得以提升。译者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为指导理论,在本实践报告中分析了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如:普通词汇、文化负载词、介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语篇衔接以及连贯等。针对这些翻译难点,译者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篇章层面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技巧。词汇层面,根据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的翻译标准,译者运用了词义引申、词性转换、文内加注、文外加注、省略法等处理了普通词汇、文化负载词、介词翻译方面的问题;句法层面,根据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的翻译标准,译者选用了前置译法、后置译法、从句类别转译法以及换序法解决了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中的问题;在语篇层面,译者运用了替代与增译的技巧实现了译文的衔接与连贯。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不仅学到了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哲学类文本的语言特点。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翻译水平,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上的欠缺之处,并基于本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难点撰写了本篇报告,以期本报告对日后同类文本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基于E·多洛雷丝·约翰逊于2020年出版的《隐秘的身份》(Say I’m Dead)一书,该书是一本多代人的回忆录,通过其家族女性的勇敢历程揭示了美国对于种族混血的态度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该部作品中,为了凸显种族歧视现象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作者在词句上使用了大量的前景化语言的表达,使其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因此,这部作品中的前景化语言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前景化这一提法并不
本论文完成形式为为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本为云峰教授所著的《中国元代科技史》中第的五章“农牧业”和第六章“水利学”,该书为百卷本《中国全史》丛书之一。作为一部自然科学史,全书分为概述、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农牧业、水利学业、医药学等十二个部分。第五章主要涉及元代农牧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农牧业概况、《农桑辑要》、王祯及其《农书》,鲁明善及《农桑衣食撮要》和畜牧业五个部分。第六章主要涉及元代水利
儿童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的组成部分,翻译国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丰富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本次翻译实践报告选自加拿大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莎朗·E·麦凯伊(Sharon E.Mc Kay)的小说《狱中男孩》(Prison Boy)(节选)作为翻译文本,该小说于2015年由安尼克出版社出版,目前尚无中文译本。该小说主要表现了在战争和动荡中跨越种族和国度的人间大爱,人性的光辉不会因为战争的残酷而泯灭。本翻
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所译文本选自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中东研究专业研究员布鲁诺·德·尼科拉撰写的《蒙古统治伊朗时期的女性:1206—1335年的可敦》(Women in Mongol Iran:The Khatuns,1206—1335)第二章。该书于2017年出版,主要研究了女性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以及她们在中世纪伊朗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扮演的角色,目前没有中文译本。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女性在蒙古
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的文本选自乔治·莱恩所著的《十三世纪蒙古对伊朗的早期统治》(第四章,第三节)。该文主要介绍了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在伊朗的统治和蒙古汗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原文第四章第三节介绍了八剌汗在伊朗东部所发生的的历史事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了许多困难。在词汇层面,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如人名或地名,在相应的中文翻译中是无法检索到的。此外,有些词根据原文的词性进行翻译会使译文晦涩难懂。
这是一篇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是张素凤、宋春淑、娜红合著的《字里中国》第四章和第五章,共计27,166字,由中华书局于2017年出版。所选文本通过分析古文字形,展现了中国古代礼俗与生产生活。该书是关于汉字字形分析的信息类文本,原文引用大量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翻译难度较大。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即词汇、句法和语篇。词汇层面主要从典籍书名、文化负载词和专有名词三个方面分析,译者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所选著作是中东历史学家布鲁诺·德·尼科拉攥写的于2017年出版的蒙古史学作品《蒙古统治伊朗时期的女性:1206—1335年的可敦》。这部著作介绍了蒙古统一帝国形成之前女性摄政问题,以及蒙古统治伊朗之后,伊尔汗国中央王朝以及地方附属国家女性在政治、经济、宗教地位上的变化。本文选取的是文本的第三章内容,主要讲述了伊尔汗国女性政治地位的演变。所选章节原文约为13000字,译
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所选的书名为《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作者是神经学科学家大卫·伊格曼,该书于2020年8月25日出版。译者选取本书的第一到三章作为翻译实践的源文本。所选取的源文本的主要内容为作者用相应的类比故事来解释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例如,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会互相斗争,占领对方的领地。源文本是具有科普性的信息型文本。翻译之前,译者做了译前准备,包括分析源文文本,准备平行文
《蒙古统治伊朗时期的女性:1206─1335年的可敦》是布鲁诺·德·尼科拉(Bruno de Nicola)在2017年出版的一本论著。在这本书中,他对蒙古王朝统治者妻子(可敦)的活动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特别是她们在伊尔汗国的活动。译者选取了本书第四章的内容进行翻译实践,主要介绍了伊朗蒙古妇女如何利用斡儿朵积累和转移财富。该书目前尚未发现译本。本文为一篇英汉实践报告。该报告集中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整个世界影响巨大,各国社会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变化颇多。本次英汉翻译实践的文本选自行为经济学家、谷歌用户体验专家阿米莉亚·桑德(Amelia Sander)的著作《不确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学》(Social Economics in Uncertain Times)。译者选择了本书的序言以及前三章进行翻译,所选章节主要讲述了疫情期间美国人在人际关系、工作以及饮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