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震(公元1724——1777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披着“经言”的外衣,借疏理古经为名,激烈地批判了程朱理学“存理灭欲”的主张,指其为统治者“以理杀人”的工具。戴震的理欲观正是在对程朱理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等著作中。 戴震的理欲观是在围绕传统“理、欲”问题的讨论中展开的。他从对“欲”的正名开始,把被理学家贬斥的人欲重新加以梳理,认为欲是人具有的自然本质,为人性的一部分,从而肯定了人的自然性或物性的一面。他还提出“有欲”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并区分了“欲”和“私”、“邪”的界限。这样,戴震把人的本性建立在人的感性欲望的基础上,与理学家把人性建立在道德本位之上划清了界限。 在此基础上,戴震构建起自己的“理”论。指出“理”就是“情之不爽失”,就是人的感性欲望的充分满足,“至当不易”,还提出“理”是“心之所同然”。与程朱理学理欲对立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理欲是统一的,“理存于欲”。通过对欲、理的阐述,戴震得出了他的理欲学说的思想主张:一是以理节欲,这是对理的作用的肯定,而且是对欲的客观认识及评价;二是与民同欲,也就是“体民之情,遂民之欲”,这是发扬理的作用的必由之径,也是他的政治伦理主张。 较其以前学说,戴震的理欲观具有创新之处。第一,他将人的生存需要与人的本质问题结合起来,指出欲、情、知乃人性内在规定,因而超越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先验善性的传统解释,把被理学家道德理性化了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第二,他将道德看成是情欲基础上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