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贾平凹二十世纪80年代的“商州系列”小说开始,跨越作家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将作品中的人物串联起来,研究作品中体现“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城乡变革中的人物群像,通过对不同时期人物形象的现实“互文”与“超越”分析作者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以及态度的变迁。在1980年代,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刚刚实行,农村经济走向改革,这一时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较简单,带着强烈的时代感,作者既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新旧农民形象,又呈现了城乡对立的两组人物形象。最后以1986年创作的《浮躁》总结80年代,以一个离去又归来的新农民总结这一时期的农村变革,这一时期作者态度明确,对改革报以肯定的态度,但同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至上、社会腐败等负面现象充满忧虑。到了1990年代,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市场经济改变了城市人和乡村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城市人和乡村人的精神状态。这一时期便出现了《废都》和《白夜》中身心分离、无所依附、精神苦闷的“文人”形象庄之蝶、夜郎,也出现了《土门》中为捍卫乡村而牺牲自己的农民英雄形象成义,最后以1998年的《高老庄》作为90年代的尾声,以“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乡村知识分子高子路的出走为结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知识分子都找不到精神归宿和身份认同感,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无力拯救甚至无力面对落后的乡村,与乡村彻底决裂转而拥抱现代文明。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不舍,贾平凹在2004年完成《秦腔》这部巨著,为乡土文化唱了一首“挽歌”,随着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乡村再也不复往昔,人口凋零、经济破败、道德败坏,由于现代文明的侵蚀和传统文化固有的弊端,乡村的衰落成为必然,传统农耕的生活方式解体,传统文化消逝。但《秦腔》之后,乡村和农民都何去何从?时隔两年,贾平凹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进城者”形象——刘高兴,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自己的心血,为乡村和农民探寻光明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