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城镇化题材”小说论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贾平凹二十世纪80年代的“商州系列”小说开始,跨越作家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将作品中的人物串联起来,研究作品中体现“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城乡变革中的人物群像,通过对不同时期人物形象的现实“互文”与“超越”分析作者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以及态度的变迁。在1980年代,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刚刚实行,农村经济走向改革,这一时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较简单,带着强烈的时代感,作者既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新旧农民形象,又呈现了城乡对立的两组人物形象。最后以1986年创作的《浮躁》总结80年代,以一个离去又归来的新农民总结这一时期的农村变革,这一时期作者态度明确,对改革报以肯定的态度,但同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至上、社会腐败等负面现象充满忧虑。到了1990年代,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市场经济改变了城市人和乡村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城市人和乡村人的精神状态。这一时期便出现了《废都》和《白夜》中身心分离、无所依附、精神苦闷的“文人”形象庄之蝶、夜郎,也出现了《土门》中为捍卫乡村而牺牲自己的农民英雄形象成义,最后以1998年的《高老庄》作为90年代的尾声,以“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乡村知识分子高子路的出走为结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知识分子都找不到精神归宿和身份认同感,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无力拯救甚至无力面对落后的乡村,与乡村彻底决裂转而拥抱现代文明。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不舍,贾平凹在2004年完成《秦腔》这部巨著,为乡土文化唱了一首“挽歌”,随着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乡村再也不复往昔,人口凋零、经济破败、道德败坏,由于现代文明的侵蚀和传统文化固有的弊端,乡村的衰落成为必然,传统农耕的生活方式解体,传统文化消逝。但《秦腔》之后,乡村和农民都何去何从?时隔两年,贾平凹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进城者”形象——刘高兴,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自己的心血,为乡村和农民探寻光明和出路。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独立纪录片,它隶属于“独立影像”的范畴,在20世纪90年的出现。随着摄影摄像理论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媒体、新传播载体的大范围普及,越来越多的
西方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多受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并随着它的兴衰而浮沉。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学术主流后,制度经济学被边缘化,流通理论的发展也日渐式微。我国流通理论之所以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
老舍小说中作为“他者”的外国人形象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谱系,有英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美国人、新加坡华人、印度人和马来西亚人。老舍塑造这些人物形象,寄寓着国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总体经贸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然而,中国与东盟内部的贸易及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别差异性,本文利用2005-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30余年来,这些价值
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减排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课题。现阶段,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启停和低负荷运行阶段,以及化工、钢铁、石油、水泥和陶瓷等具有低温烟气排放
土壤中污染物运移的研究直接影响到环境科学的进展,常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文章系统地回顾了20多年来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并根
本文主要研究抗战时期的丰子恺散文。论文以丰子恺在抗战时期的散文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丰子恺积极投身的文学抗日活动探究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流形态,同时透过逃难叙述剖析
2008年山东省政府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进了我省的课堂改革。2011年,我校开始尝试课堂教学改革,“自主、互助、展示”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笔者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