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人生的生活条件,也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人们开始树立生态观并逐渐意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语言习得生态观念认为语言习得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语言习得是在一定语境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多媒体科技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网络的普遍使用营造了由多种符号构成的多模态环境。这使得多模态学习(学习者运用多种感官系统和行为系统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与完善。语言习得生态和多模态是指由多种符号模态构成的意义构建活动,这一活动在一定环境下发生并与环境产生互动。目前对语言习得的研究通常将语言习得的生态特征与多模态特征分离,这一做法忽视了语言习得的生态性与多模态性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在语言习得活动中构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整体。因此语言习得的研究不应当单方面研究其生态性或多模态性而是应该整体性的讨论这两种属性。此外,现有研究在探讨语言习得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时大多停留在某一阶段的规范性语言习得,并未经进一步讨论该阶段的语言习得完成之后对环境以及下一阶段语言习得活动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张探讨环境对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倡语言习得对环境的影响同样值得探究。由于儿童的语言习得活动更容易受到多模态环境的影响,其语言习得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也更为显著,因此本文选取《幼儿园》这一纪录片中呈现的儿童母语习得作为研究对象,期望同时展现儿童语言习得中的生态特征与多模态特征。本文采用系统功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来研究在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动态参与如何对语言习得活动产生认知影响和社会影响以及学习者如何通过语言使用来改变环境。具体而言,本研究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多模态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儿童的语言习得以及儿童如何运用多模态手段来学习语言和改变环境?(2)早期母语习得过程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如何通过共同作用来传达意义和表达学习者的需求?(3)本研究可为早期母语习得提供哪些建议?本文采用定性的多模态分析方法通过联合分析语言动态习得中语言和图像来研究环境和语言习得如何相互影响。借鉴社会文化理论,活动理论和系统功能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框架用于分析语言习得的生态特征和多模态特征并以发布于2002年的纪录片《幼儿园》中呈现的早期语言学习为例进行定性的多模态分析。研究证明儿童的早期母语习得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延伸至学习者个人经历的方方面面。学习者与父母,老师,同伴乃至与整个社会的互动都可以构建母语学习。在规范性的语言习得活动开始之前,文化观念,社会观念以及家庭观念就早已根植在学习者的脑海之中。这些观念构建了语言习得活动又被语言习得再次构建。此外,语言习得活动受到多种模态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中的壁画,课堂播放的音乐,老师的肢体动作等等都会影响语言习得。这些环境因素会激发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系统,营造多模态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在习得语言时不仅掌握了语言的形式也掌握了语言的功能,即他们学会了如何“以言行事”。学习者通过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改变环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早期语言习得应当置于丰富的语境并配以细心的监督与指导。同时语言习得应当在交际的语境中运用多种符号资源。本文提议的研究模式可用于探讨语言习得的生态和多模态特征,拓展了语言习得研究的范畴。通过纳入听觉模态的系统分析和定量语料库分析,本研究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