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择业观对大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的培养起了导向作用,影响和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大学生的择业道德,影响和激励着大学生就业时的职业适应和未来的职业成就,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着新旧择业观念的冲击碰撞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宗教、风俗习惯和成长环境的若干因素不同,其择业观正不断走向复杂化和矛盾化。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其形成的影响有个人主观因素、家庭的因素、学校教育的因素及社会的因素。民族高校如何尽快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立符合其特点的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并且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推进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积极性,这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贯彻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为了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广西民族大学2010届全日制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88份,并查阅参考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现状,对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对策。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就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进行概述。包括课题确立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就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就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的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和指导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以上现状及原因,结合本次调查的结果,笔者提出一些的建议。一是社会从政府政策制度、社会舆论引导、相关法律法规三方面着手提供保障;二是学生自身在根据社会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学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培训,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等方面提供客观条件;三是学生坦然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三方面作好个人主观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