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资源稀缺性导致的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是早期教育发展的主要绊脚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持续关注,教育领域中的贫困与短缺已不再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渐实现了从追求数量到提升质量的转变。一直以来,政府是包括教育经费在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投入主体,但伴随着民间资源的发展,越来越多民间资源开始被用于追求更加美好的教育发展态势。一方面,活跃于教育领域中的民间组织的规模与数量逐渐壮大,已经逐渐能够发挥较大的教育资源补充作用,并且借助着其与民间力量的密切关系,能够有组织地筹集更多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投入教育领域;另一方面,民间组织在参与教育捐赠的实践中遇到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其他领域共同关注并改善。 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民间组织参与教育捐赠的过程与特点。首先,对民间组织发展的历史沿革、教育类民间组织发展历程的梳理;其次,助学是民间组织参与教育捐赠的重要形式,本研究着眼于案例组织(OFS)的助学项目实施过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民间组织参与教育捐赠受到其自身发展制度以及运行特点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资金不足、协调管理等难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政府需要构建合理的教育捐赠环境、为教育类民间组织发展破解困局、民间组织间需要搭建更加合理的合作平台、学校在教育捐赠过程中也应提升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