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系统(AIS)相干解调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zx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新型船舶导航识别设备,是在甚高频海上移动通信频段上采用的自组织时分多址接入方式的通信系统,它能够自动发射和接收船舶的动态和静态信息,实现船舶之间、船岸之间通信、监测和识别。AIS可以将本船和周围船舶的航行状态等信息在标准化界面上显示出来,与雷达配合使用能够增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有效避免船舶的碰撞,减少海损事件,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现代航运交通运输的发展。AIS的信号采用高斯滤波的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它具有振幅恒定、相位连续、带宽窄、带外衰减大和对邻近信道干扰小的特点。本文的研究重点是GMSK信号的相干解调算法。相干解调具有良好的误码性能,是GMSK信号解调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识别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状况,讨论了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标准,然后研究了GMSK信号的调制原理,在此之后,研究了两种GMSK信号的解调算法,即线性相干解调和Viterbi相干解调,其中Viterbi相干解调包括基于最大似然检测(MLSD)的Viterbi相干解调和简化的Viterbi相干解调。论文详细介绍了解调的过程,包括帧头检测、载波频偏和初相的估计、时钟同步、载波相位跟踪、匹配滤波器、白化滤波器和Viterbi译码等,利用Matlab软件编程仿真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测试了误码率性能,绘制了误码率曲线,比较了这些解调算法的性能,并且将实际自动识别系统的甚高频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代入程序进行解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实现了对船舶的各种航行信息的监测。最后,本文还对单通道干扰下的线性相干解调和Viterbi相干解调进行了Matlab仿真,绘制出了信号在不同载干比(CIR)下的误码率曲线,并分析比较了各算法的单通道干扰下的误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线性相干解调和的Viterbi相干解调在无干扰和单通道干扰下,均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而且简化的Viterbi相干解调在误码性能和结构复杂度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相干解调算法。本文的Matlab程序可以直接应用于自动识别系统的中央处理器中,进行GMSK信号的软件相干解调,从而实现对船舶航行信息的监测和识别,同时为自动识别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软件仿真基础,对自动识别系统的产品测试和研制具有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管控的需要,道路交通信息的相对匮乏正促使着交通信息全面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自由流状态下,对当前某一特定车辆的精准识别是交通感知领域的一个重大研究课
低功耗广域网(LPWAN: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是专门为实现低功耗、远距离、低速率、大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
现阶段,研究者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一定的关联,如何迅速地找到疾病的致病基因对所有研究者们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早期,研究者大多使用传统生物实验的方法来进
弱小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是光电成像探测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深空目标通常距离观测系统非常遥远,所以目标在成像探测系统上通常表现为小(空间尺寸)与弱(信号强度)
高光谱图像通过成像光谱仪在连续波段上对相同的地表区域成像,可以获得该区域的地物信息。随着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相应的各种应用对高光谱图像的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光谱图像可以对同一区域地表在上百个连续波段上成像,但是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所以混合像素广泛存在于高光谱图像中,为了更好地利用高光谱图像,必须对这些混合像素做一定的处理。在处理混合像素时,如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技术水平的飞速进步,各种非线性和电力变化敏感性负荷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导致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严峻。在诸多的电能质量问题中,电压暂降有着发生频次高和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电力工作者最为关注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实时地检测出电压暂降的发生并且准确地提取出电压暂降的特征量,是对电压暂降进行高效治理的前提和关键问题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能质量和电压暂降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作于各种复杂场景中的用户提供高性能的任意波形测试信号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研制同时具备高分辨率和高带宽的任意波形产生系统具有重要的
目前,光纤光栅温度/应变传感器和光时域反射计已经商品化,并且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物、桥梁、电力设备等的健康诊断和通信光缆的故障定位。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上述两类传感系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