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以后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即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使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具有自主性。校园的墙面上经常出现“1+1>50”的不等式理论,意思是1天锻炼1小时,为社会效力50年以上。篮球教学一直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选修内容之一,以篮球为素材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要让篮球运动成为一种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取决于篮球教学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以邯郸市鸡泽县四所中学:实验中学、第二中学、毛遂中学、诗经学校为研究选择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课程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体育教师队伍结构、课程开展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学生对篮球课程的理解,七个方面对篮球教学的展开调查研究。在进行理论研究前,本文对同等研究范围文献查阅对比,发现关于初中篮球教学分年级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所以,本文将初一、初二、初三份年级分开,再将男、女性别分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对应国家标准和河北省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使之更有针对性。根据对四所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了相应的问题,如何改善这些问题首先是需要体育管理者思想的转变和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没有管理者的认同和支持,靠篮球教师单方向的一腔热血,可能会出现“爱情里的单相思”,形成弃而不顾、随波逐流的现象。鸡泽县初中场地设施符合《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标准,但是篮球的数量不符合教学班和篮球个数的比例关系,加之班容量大给篮球课教学造成了“有场地,无篮球”的现象。虽然,体育教师全部接受过大学专科以上的正规教育并且大多数毕业于师范类的专业院校,师资的质量较好,但是体育教师中篮球专业人才相对较少,篮球专业女教师且只有一位,部分篮球课程也由其它体育专业老师受任,因此会偶尔出现对篮球课程理解不够深刻对在教学过程中误导学生的问题,另外多媒体还没有被很好利用,在战术介绍、比赛回顾等需要看到团队协作的内容时,多媒体教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篮球的喜爱程度不同,比如初一学生对篮球项目或其他运动项目没有清晰的认知,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运动兴趣方向,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对篮球运动的了解,篮球爱好者逐渐增加,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学校更应重视研究运动的发展,并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变化,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体育课的考核、评价未建立统一的标准,篮球项目的考核基本靠教师一贯的制式考核,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针对问题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对体育教师培训的同时,也要对管理者进行培训,让其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根据学校教学班数量和班容量的密度,按照国家标器材准配备比例配备相应设备。按照各学校女学生认识的比例配制女性体育教师,更利于女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观察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根据初中三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分别制定初一至初三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手段。学生自身素质有所不同,所以评价形式要注意个体差异化,以免伤及学生自尊心导致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