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是国家对社会利益的第二次分配,是公民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由历史政策和现实国情所致,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普遍存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使得农民依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因此,探讨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特色是利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历史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研究土地在农村社会保障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得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依当前国情,不可能由国家完全负担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而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变革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土地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养老保障功能、就业保障功能。因此,土地的保障功能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以下内容:一是土地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社会保障理论和新时期的农村社会保障方针政策,从中论述了这些理论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指导意义;三是回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革的历史。把过程分为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农村集体保障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保障的异常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整与恢复、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五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系统论述了土地的保障功能。主要包括土地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土地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可行性和当前土地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五是对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七个市十九个县的农村进行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河北省为例,折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土地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主要包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与激活土地保障功能相结合、利用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实现土地保障模式转变、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补偿机制、利用土地收益开拓正规保障基金的多元融资渠道、优先落实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提出了土地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的观点;第二,提出了利用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实现传统土地保障模式的转变的观点;第三,提出利用土地收益开拓正规保障基金的多元融资渠道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