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异类,学界对于王小波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现象研究到文本研究的转变。不可否认,王小波的成名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很多非文学的因素,如大众传媒、读者追捧,但王小波最终被学界认可却完全出于纯文学的理由。他的《黄金时代》等中篇小说已经被许多研究者纳入“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相反,其长篇小说却长期被忽视,这始终是一个怪现象,并没有太多研究者直接地对王小波的长篇小说做出文学评价。所以,《青铜时代》的知名度要远低于《黄金时代》,但值得肯定的是《青铜时代》的文学史意义至今还未被完全认识。就这部小说集来说,王小波从第一部长篇小说《寻找无双》起步,经过《红拂夜奔》的演绎实验,最终在《万寿寺》里实现了他写作最繁复的小说的雄心。长篇小说一般被认为是一位作家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王小波也不例外,他将自己写作“复杂小说”的雄心与抱负都寄托在长篇小说里。在研究过程中,论者发现该长篇集在某些细节上确实存在疏漏,有时太过于戏仿反而使得作品失去了本身的特质。然而,从文学史的意义上来讲,《青铜时代》的应运而生对中国文坛是有冲击力的,事实也将证明这确实是一部经典的后现代文本,所以具有阐释和阅读的双重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将成为本篇论文写作的最大理由。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近些年来王小波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存在的研究空间。论文的中间部分是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章《历史想象与另类叙事》主要分析了王小波《青铜时代》写作的背景,追溯了他的新历史小说创作的动力来源,由此阐述他的历史小说创作和同时期先锋小说的差异,包括诗性智慧和艺术想象、残忍的抒情与浪漫主义、回归故事、本真叙事与喜剧精神四个方面。第二章《艺术景观与文本模式》主要结合了叙事学和文学文体学有关理论,从叙事时空的构建、叙事视角的转换以及意象阐释三个角度解构三部小说的文体结构。本章着重探讨了小说在形式上的意义。第三章《叙事游戏与技巧颠覆》是从西方叙事技巧的角度,根据结构和语言两个层面对王小波的小说技巧进行了梳理。本章能够体现王小波的诗学精神,用西方技巧驾驭本土故事,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视为王小波为打通中西诗学所作的努力。结尾部分主要探讨了王小波《青铜时代》叙事的开放性,以及作为读者应该如何进行想象性阅读。论文第一次从《青铜时代》的整体上对王小波的叙事艺术进行了深入探讨,重在发掘了王小波长篇小说的叙事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