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肿瘤、创伤等疾病引起的骨缺损是一种新的思路,有望代替传统自体及异体骨移植而获得广泛的应用。本实验旨在体外采用不同复合比例的异体脱钙骨基质明胶/骨水泥作为支架材料,复合bBMP制备成组织工程化骨,用于修复成年新西兰兔标准大小骨缺损,并探讨其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的可行性。首先采用新鲜1岁小牛皮质骨按改良Urist方法提取bBMP,并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其活性组份,小鼠肌袋实验分析其活性。再制备分别合40%、50%、60%骨基质明胶颗粒的异体脱钙骨基质明胶/骨水泥支架材料,与羟基磷灰石和人新鲜股骨对照,利用扫描电镜及力学测试机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最后,将含50%骨基质明胶颗粒的异体脱钙骨基质明胶/骨水泥支架材料复合所提的bBMP制备成组织工程化骨,植入成年新西兰兔桡骨基准大小骨缺损并与自体骨移植对照,术后不同时期进行大体、X线、组织形态学、ECT、扫描电镜观察,比较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方式及能力,分析其成骨效应及成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1,用改良Urist方法所提bBMP的小鼠肌袋实验未发现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未发现有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术后7天间充质细胞开始向软骨细胞分化,第14天在肌肉内可见大量的新骨生成,第21天肌内新生骨明显增加,其中有丰富的骨小粱,第28天新生骨进一步改建,并出现哈佛氏系统。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该法所提bBMP主要含有30KD和18KD附近的多种具有成骨活性的蛋白组份。该法所提bBMP具有剂量依赖性,故最好与合适的缓释载体复合运用。2,不同复合比例支架材料中骨粒与骨水泥均匀混合分布,呈多点面状接触,无序排列,其中骨水泥相互延续构成材料的骨架,不同大小的骨粒分布其间;材料间存在较多100-400μm的不规则相互连通的自然裂隙,随材料中骨粒所占比例增加,骨水泥含量减少,自然裂隙却增多。含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颗粒质量比为0mg/g、400mg/g、500mg/g、600mg/g的支架材料的抗压极限强度分别为(71.1±2.0)MPa,(46.9±3.3)MPa,(39.8±4.1)MPa,(32.2±3.4)MPa;抗弯极限强度分别为(65.0±3.4)MPa,(38.2±4.0)MPa,(33.1±4.3)MPa,(25.3±4.6)MPa。随支架材料所含骨粒的质量比增加,其抗 第四军医大学硕土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压强度极限、抗弯强度极限反而减少,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该组织工程化骨修复成年新西兰兔挠骨基准大小骨缺损,与新鲜自体骨移植相比较,修复程度及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工程化骨和新鲜自体骨移植的愈合过程及成骨方式相同,主要是死骨的重新复活即爬行替代,自体骨移植爬行替代开始得早,组织工程化骨爬行替代开始得晚,但其速度快:两者中央主要为软骨内成骨,周边部主要为膜内成骨;异体骨基质明胶颖粒产恤肌骨水泥是bBMP的良好载体,bBMP及B\to骨粒吸收释放的自体BMP的作用双重叠加,不断缓慢释放,持续作用宿主间充质细胞,使之不断分化为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诱导新骨形成;该组织工程化骨植入未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及兔疫排斥反应。由此可见,该组织工程化骨,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有良好骨传导及骨诱导成骨能力,生物相容性好,且制备简单,易于塑形,可根据临床不同需要制备不同力学性能和成骨能力的产品,本实验观察到,随着骨基质明胶颗粒的比例增加其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但含50%骨基质明胶颗粒的该组织工程化骨己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成骨能力,可于临床广泛开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