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K.乔丹认为16世纪英国人对贫困与需求的敏感度与关注度的增强,大量修道院的关闭,农业革命的影响,人口的增长,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扩展,通货膨胀的侵蚀以及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多重因素①使得近代早期英国的贫困问题与众不同,不仅出现了新型的穷人——失业者,而且刺激了官方的介入。与中世纪相比,教会实力大为削弱,但其慈善精神却时刻影响着英国民众。正如杨昌栋所说,“我们所敬仰于中世纪之慈善家者,非他们之方法,乃他们之精神。”②民间慈善力量是英国济贫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英国官方济贫制度的出现。当传统的济贫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时候,官方开始关注并主导国家的济贫事务。虽然官方济贫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但官方的介入标志着英国的公共慈善开始向社会救助转变。至此,教会、民间和官方三方济贫力量在济贫活动的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英国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堂区为基础的、完整的济贫体系,也为英国福利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近代早期英国济贫运行的主体进行研究,梳理出教会、民间力量和官方三者在英国济贫中历史地位的此消彼长及其在济贫活动中的影响,从而了解英国由传统慈善救助向现代福利国家转变的早期历程。第二部分则对济贫运行的客体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值得救助的人”和“不值得救助的人”,前者得到适当的救助,后者则受到惩罚教育。第三部分从济贫机构的建立、济贫物资来源以及济贫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进行探析济贫运行的方式,了解英国济贫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第四部分将按照济贫时间的不同分为应急救济和常规救济两类。第五部分对济贫运行的模式特点及影响进行归纳分析。结语部分则对其运行机制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