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诱发储层变形破坏的THM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分布范围广、储量丰富、清洁高效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的新型替代能源之一。水合物相变分解引起储层传热、孔隙流体渗流、水合物沉积层力学性质和有效应力变化,是一个含相变和热流力(THM)耦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在热流力(THM)耦合作用下,水合物相变分解诱发分解区储层变形破坏,从而引起包括井壁垮塌、海底地层失稳破坏、温室效应加剧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灾害发生。本文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诱发储层变形破坏为研究背景,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注热和降压两种分解条件下,水合物沉积层的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自主设计了水合物合成与分解试验一体化装置,用石英砂作沉积物骨架,分别进行了水合物合成与注热分解试验和降压分解试验,得到了两种分解模式下水合物沉积层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合物注热分解过程中,压力反应釜内孔隙压力随分解时间大致呈正指数规律变化;沿着热量的传递方向,同一时刻水合物沉积层中不同测点温度大致呈负指数规律分布,且随着注热时间增加,距离热源位置越近的测点,其温度变化率越大。在水合物降压分解过程中,不同压力条件下,累计产气量随分解时间太致呈自然对数规律变化;压力越低,水合物分解效率越高,分解时间相同时,累计产气量越大。(2)自主设计了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渗透率测试一体化装置,用天然粉砂土作沉积物骨架,进行了含不同饱和度甲烷水合物砂土沉积物的渗透率试验,得到了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水合物饱和度及其赋存模式对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随水合物饱和度呈负指数规律变化,水合物在砂土沉积物孔隙中主要“以占据孔隙中心”的模式生成,较低的水合物饱和度就可引起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的显著下降。(3)利用自主设计的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三轴渗流试验一体化装置,用天然粉砂土作沉积物骨架,进行了不同饱和度水合物沉积物的三轴加载渗透率试验,得到了有效体积应力作用下不同饱和度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变化规律,揭示了有效体积应力和水合物饱和度对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随有效体积应力和水合物饱和度皆呈负指数规律变化,且二者对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的影响表现为非独立性;有效体积应力通过压缩孔隙流体渗流通道来影响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变化,而水合物饱和度对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的影响则是其对孔隙流体渗流通道的堵塞作用。(4)三轴加载渗透率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一般的三维应力状态下,有效体积应力变化引起的水合物沉积物试样孔隙尺寸改变是导致其渗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剪应力变化引起的试样孔隙形状改变对其渗透率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5)利用自主研制的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三轴渗流试验一体化装置,以天然粉砂土作为沉积物骨架,进行了加卸载条件下不同饱和度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试验,获得了有效体积应力升降过程中不同饱和度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效体积应力升降过程中,不同饱和度水合物沉积物的渗透率随有效体积应力皆呈负指数规律变化,并表现出不可逆性,且有效体积应力越低,不可逆性越明显;水合物饱和度越大,最大渗透率损害率越大,渗透率恢复的程度越差。(6)基于多场耦合理论、岩石力学理论、渗流力学理论、弹塑性力学理论以及传热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诱发储层变形破坏热流力(THM)耦合模型和反映THM耦合作用下储层固体骨架变形破坏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使用Galerkin法对模型进行了离散,得到了数值求解的有限元方程;通过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水合物注热分解的累计产气量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7)根据建立的水合物沉积层力学参数动态变化关系模型,基于Fortran语言开发了考虑“有效体积应力”和“水合物饱和度”两个变量对水合物沉积层力学参数影响的USDFLD(场变量)子程序,以建立的热流力(THM)耦合模型为基础,分别对注热和降压两种分解模式下水合物沉积层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的分布规律、分解区储层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影响储层变形破坏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储层井壁温度和井口压力是影响水合物分解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不同分解模式下,水合物沉积层的有效体积应力和体积应变分布规律不同,且“有效体积应力”和“水合物饱和度”对水合物沉积层力学参数分布规律的影响程度不同;注热分解条件下,水合物沉积层的渗透率越低,近井储层发生变形破坏的程度越严重;降压分解条件下,合理地控制降压速度可有效地预防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储层变形破坏。(8)根据建立的热流力(THM)耦合模型和开发的USDFLD子程序,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床土体的隆起和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海床土体发生隆起变形的程度越严重;沿水合物分解方向,孔隙压力在分解区和未分解区的消散程度明显不同;上覆盖层渗透率是影响海床土体隆起变形的最显著因素;井口压力越低、降压速度越快、降压时间越长,海床土体发生沉降变形的程度越严重,且最大沉降量始终在水合物沉积层的井口附近区域。(9)以ABAQUS软件为平台,利用自主开发的有限元强度折减程序,对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边坡的失稳破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水合物的分解量越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越大,边坡的安全系数值越低;边坡的坡角越大,越容易发生失稳破坏,而水合物沉积层的埋深越大,则越有利于保持边坡的稳定。该论文有图121幅,表39个,参考文献185篇。
其他文献
煤与瓦斯突出是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较大的重要灾害之一。随着煤矿的开采,作业深度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不断加大,其突出的强度和频率也在逐渐增加,瓦斯突出事故时有发生。针对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这一技术难题,以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为基础,运用监测理论、态势评估理论、预警理论、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理论以及矿山安全等相关理论,通过矿山现场调研,深入理论研究后,进行计算机仿真和模拟试验以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
一次采全高开采技术因资源回收率高、高产高效等优点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成功开采7m采高综采面。基于神东矿区7m以上巨厚优质煤层储量丰富的现实,增大综采高度、实现一次采全高是开采这部分资源较为有效和经济的技术途径。有效的岩层控制技术、成熟的采煤工艺与综采设备研制技术均为进一步突破7m综采高度奠定基础,但7m以上超大采高综采面覆岩运动与破坏规律、煤壁破坏特征、支架选型尚不清楚。因此,研究超大采高综
小净距隧道作为新型隧道布置形式,能够较好的满足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总体路线线形布置及施工运营条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由于小净距隧道双洞间净距较小,隧道结构受开挖扰动作用明显,如何确保隧道整体结构及中间岩柱稳定性成为小净距隧道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以韩家岭双洞四车道小净距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在充分研究隧道锚杆支护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研制新型胀滑式增阻可塑性锚
季节性冻土区由于尾矿砂冻胀融沉的循环作用,使得该区域尾矿坝变形特性和其它地区有所差别。如何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保此类地区尾矿坝的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坝变形特性进行研究。该论文从宏观和细观的角度分别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尾矿砂的变形特性及演化规律;通过相似模型实验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冻融温度、冻融时间对尾矿坝变形的影响,
系统可靠性理论是安全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在各个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工矿、交通、医疗、军事等复杂系统更为重要。但随着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发展,系统可靠性分析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包括多因素影响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故障数据中的可靠性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系统可靠性的稳定性分析等。这些问题需要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数据科学和信息科学协同研究和解决。论文发展和改进现有空间故障树理论,结合云模型和因素空间等
辽西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使得路基极容易受到周期性温度波动影响,会在有效冻结深度范围内形成冻融现象,严重影响路基工程的使用年限。风积砂在辽西地区分布广泛,将风积砂应用于路基填土既节约成本又低碳环保,但是直接将未经改良的风积砂用于路基填土很难保证其动力性能和抗冻融损伤能力。因此,研究改良后的风积砂动力性能及冻融循环后的孔隙分形特征对防止改良风积砂路基发生动力灾害及冻融循环损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针对以上问
为满足具有冲击地压倾向矿井的支护需求,具有刚柔耦合特性的缓冲吸能支护装备研发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工程领域中,常遇到静态载荷和冲击载荷叠加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例如岩体力学研究中,需要考虑在围岩应力的作用下的冲击特性;矿用支护设备初始状态就承受较大初撑力,当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发生时,支护设备会在静、动载荷叠加作用下发生突然失稳。支护装备在动力冲击载荷的作用下会表现出与静态载荷不相同的力学性能。
地铁衬砌管片的破坏标志是宏观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材料缺陷和人工现浇施工工艺缺陷是诱发宏观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衬砌管片设计阶段主要考虑其抗剪承载力,往往造成箍筋布置过密,进而施工时振捣不密实,导致管片容易在使用阶段出现贯穿裂缝,影响了管片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可以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观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可以延长地铁隧道寿命,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
随着我国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煤巷快速掘进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一批千万吨级矿井及工作面,带动了开采装备朝重型化与大型化方向发展。实现工作面的高效开采,回采巷道必须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日益加大的开采强度与巷道断面尺寸不仅增加了巷道顶板有效控制的难度,也对锚杆支护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以补连塔煤矿首个8.0m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锚杆力学特性及锚杆支护技术在高产高
轧辊是辊轧机的关键零件,其表面形位精度直接决定了钢带的质量,受轧辊与钢带间接触和摩擦力的影响,轧辊表面产生一定的磨损,轧辊的微弱振动导致辊轧机的整机稳定性降低,并降低辊轧钢带的质量,所以需定期更换轧辊,从而造成了轧辊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辨别轧辊的磨损量,并研发轧辊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以提高轧辊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现代轧钢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当前轧辊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六辊轧机轴系多、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