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操纵行为是证券市场三大欺诈行为之一,市场危害巨大。其存在不仅会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增加市场投资风险,还会削弱市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息和参与证券投资的热情。股票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操纵行为发生的重灾区。中国股票市场自建立以来,市场操纵事件频发,市场操纵行为泛滥,曾有“十股九庄”的说法。尽管近年来我国证券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市场机制体制建设不断健全,股票市场的操纵行为较最初的时候有所好转,但仍然大量存在。不仅如此,与股权分置改革前的市场操纵行为相比,股票市场操纵操纵行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对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防范和打击股票市场操纵行为,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现状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股票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现状以及股票市场对市场操纵行为的反应的基础上,构建了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识别模型,用来对股票市场操纵行为进行识别。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本文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2006-2014年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的市场操纵案作为本文的对象,分析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现状。(2)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阶段分析了股票市场对市场操纵行为的反应。分别对操纵前阶段、操纵阶段和操纵后阶段进行了回归,以操纵前阶段作为正常交易的参考,分析操纵阶段和操纵后阶段的市场反应。(3)在分析股票市场对市场操纵行为的反应的基础上,构建Logistic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识别模型。通过非参数检验筛选对市场操纵行为具有一定识别能力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构建对股票市场操纵行为具有识别能力的综合因子,以单个综合因子分别作为解释变量构建Logistic识别模型,再以全部公共因子作为解释变量构建Logistic识别模型,分析比较各模型的识别能力,并得出最终的识别模型。根据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1)我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频发,监管难度大。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突发性强,隐蔽性高,危害范围广,实施市场操纵行为的成本偏低,十分不利于投资者的正常投资行为和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2)股票市场对存在市场操纵行为的股票做出反应。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正常交易的股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价值投资的规律,但同样存在着较重的投机行为,市场整体风险较高。市场操纵行为不仅会在操纵行为存续期间造成严重影响,对后续的股票交易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股票市场会在收益、交易、风险等方面对市场操纵行为做出反应,在操纵行为结束后,股票市场会继续在偏离价值投资的高风险水平上继续运行,不能立即恢复到正常交易状态,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3)构建的多因素识别模型对股票市场操纵行为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出存在市场操纵行为的股票。该模型能够用于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鉴别股票是否存在操纵行为,辅助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对证券监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政府应通过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加大对市场操纵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强化外部监督管理的方式,完善证券市场监管。(2)中小投资者应加强理论学习,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通过系统的学习证券投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中小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进行独立投资决策的能力,增加理性投资者的数量。(3)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通过培育机构投资者,增加机构投资者数量,从整体上提高投资者理性程度,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有助于建设良性投资的证券市场。(4)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增强公民道德水平,完善全国信用联网体系等方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帮助构建诚信交易的证券市场,防范和打击市场操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