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水稻土有机碳,特别是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系到我国农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水稻土有机碳库的长期动态变化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水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稻土有机碳,特别是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系到我国农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水稻土有机碳库的长期动态变化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水稻土固碳机制还不清楚,作为水稻土高度熟化标志的鳝血胶膜是否可以代表有机碳的某种固定机制尚不得而知。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和鳝血胶膜的结构特征,探讨水稻土可能的固碳机制。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耕作年限为50 a-2000 a的水稻土序列为研究对象,研究长期耕作对水稻土有机碳各组分的影响,探讨水稻土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固碳机理。第二部分以鳝血胶膜为研究对象,研究鳝血胶膜的结构特征和稳定性,探讨水稻土有机碳可能的固碳机理。
时间序列水稻土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土比旱地易积累有机碳,水稻土固定的有机碳量大约是旱地土壤的2倍。水田土壤有机碳主要积累在表层的0-20 cm,0-20 cm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整个土壤剖面有机碳的储量变化。长期人为水耕对耕层土壤影响最为明显,随着耕作时间的延长,耕作土壤有机碳不断增加。新增有机碳主要集中在HF难溶的稳定性有机碳中。
时间序列水稻土的研究结果还显示,水稻土有机碳的积累过程如下:耕作初期,水田有机碳的增加主要是植物残留的易分解有机碳和HF不溶的稳定性有机碳;但是,植物残留的易分解有机碳迅速达到稳定;此后,水稻土新增有机碳主要集中在HF不溶的稳定性有机碳组分中,以含氧/氮烷基碳和烷基碳为主。
鳝血胶膜的研究结果则表明,鳝血中有机碳含量高于底土。鳝血胶膜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无定形铁和有机质,无定形铁和有机质高度络合,形成无数个浑圆球状体,球状体的表面呈类似人脑的褶皱状,部分球体中心有核状物。鳝血既能溶于酒精又能溶于水。在空气中,鳝血胶膜能够长期稳定存在。溶于水后,鳝血中的球状体结构坍塌,鳝血中的有机碳变得容易分解,因此无定形铁和有机碳结合成的球状结构有利于有机碳的稳定。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多路镍氢电池充放电循环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电池生产厂家生产后抽取的样品进行检测,用以确保整批产品的质量。该系统还可以用在电池研发阶段,给电池生产厂家提供可靠的充放电数据,为电池生产中投料、电解液配置等工作提供帮助。系统由上位机,下位机主板和下位机子板共同组成。下位机子板负责每一路的充放电精密控制,对电压电流值的采集。下位机主板负责将每块子板的数据汇总且存储到F
微阵列技术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测定大量基因同步表达水平的方法。随着微阵列芯片朝着小型化,高通量和弱信号方向发展,荧光检测技术以其易寻址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世人
作为一种具有高迁移率、高空气稳定性和带隙可调的二维材料,纳米硒氧化铋(Bi2O2Se)半导体有望成为未来电子学集成器件和光电子集成器件沟道材料的候选半导体.高质量的Bi2O2Se
由于具有较强的地物信息的获取能力,极化SAR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遥感领域。和传统的SAR相比,极化SAR通过组合不同极化方向的收发信号能够提供更有用的信息来表述地物的物理特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2.4GHz无绳电话系统的高速电荷泵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方法.锁相环是一个能实现自动跟踪的反馈系统,它跟踪参考信号,自动校正输出信号的频差和相差,实现
苏南地区作为近20年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城镇扩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与空间不协调现象日益严重,在地方经济高速发
MES(Medical Emergency System 医疗急救系统)在意外事故发生越来越频繁的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我国传统的MES采用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效率不高。随
卫星接收系统前端电路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K波段卫星接收系统前端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点是高增益,低噪声,低成本,结构简单,有望提高整个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