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酸锌选择性还原的锌浸出渣处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冶炼过程中铁酸锌的生成导致后续沉铁工艺复杂,渣量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CO/CO2弱还原气氛下,将铁酸锌选择性分解为氧化锌和四氧化三铁的锌浸出渣处理方法,焙烧产物可通过酸浸和磁选实现铁锌分离和回收。通过Factsage软件绘制铁酸锌分解优势区域图,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气氛是铁酸锌选择性分解的关键控制因素。通过铁酸锌还原过程的失重行为、产物成分及物相分析,查明焙烧条件对铁酸锌选择性分解的影响。焙烧温度和CO浓度都会促进铁酸锌分解,为了确保一定的反应速率,温度不低于700℃,CO浓度不低于6%; CO/(CO+CO2)控制在30%左右,可以有效抑制产物的过还原;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铁酸锌分解趋于平衡,但其失重量始终小于理论失重量(2.21%),还原程度有限,氧化锌含量高达76.4%。SEM-EDS等分析结果显示,铁酸锌的分解过程是铁离子向颗粒内部迁移同时锌离子向外迁移的过程,形成的产物层阻碍还原气体的扩散是导致铁酸锌分解不彻底的原因。利用XRD、XPS等检测方法,查明铁酸锌分解过程特征,阐明了铁酸锌的分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铁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磁铁矿;2)磁铁矿失氧转变为方铁矿(Fe1-xO);3) Fe1-xO与氧化锌固溶,生成铁锌固溶体(Fe0.85-xZnxO);4)Fe0.85-xZnxO继续失氧分解生成FeO和ZnO。铁酸锌分解是逐渐失氧的过程,通过严格的条件控制,使分解反应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是实现锌浸出渣铁、锌分离的关键。通过工艺优化,锌浸出渣的最优还原焙烧条件为:750℃,90min,8%CO,30%CO/(CO+CO2),此条件下可溶锌率达到58.57%。焙烧后浸出渣在35℃,H2SO4初始酸度90g/L,液固比10:1,浸出时间60min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为61.38%。浸出后渣样经球磨(球料比10:1,转速300r/min,球磨15min)处理后,在磁场强度为1160G条件下磁选20min,铁的回收率为80.90%,磁化率由原渣的2.40emu/g曾长到50.82emu/g。这一选择性还原焙烧方法使锌浸出渣量降低30%,同时实现了锌、铁的资源化,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首次将一套正规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设备应用到制革中的铬鞣工序,既简化了工序又不降低成革质量和不增加成本,同时真正做到无污染制革,实现了制革行业中提倡的“零排放”。
将卷积神经网络LeNet-5引入到车牌字符识别中。为了适应目前中国车牌字符识别的需要,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LeNet-5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变输出单元的个数与增加卷积层C5
近年来PM2.5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PM2.5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其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开始研究针对它的防治措施。本文就将围绕着PM2.5特征
根据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经多年的临床观察验证,逐渐认识到,小儿在生病之前,较普遍存在着"积"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被认为是小儿机体发病的一种"病前状态",这种
基层医院应用穿刺抽吸法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体会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外科(331700)吴耀庭甲状腺囊肿为普外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都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在基层医院对高龄老年患者或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物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供水管理、精准农业、综合虫害管理或控制等方面。据预测,到2050年,农业物联网将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达70%以上,养活96亿人。
<正>大班幼儿观察力和理解力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能对认知对象进行整体感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技能,他们对科学类的绘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科学绘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有诸多优势,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必然主流。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人才匮乏的现状,提出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完善装配式建筑师资队伍,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实训
<正>史料研读,是指在历史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发现并提出问题,获取有效信息并得出符合历史逻辑的结论,达到解决问题并形成一定历史思维能力的学习
本文研究了三种沙生灌木材(乌柳材、沙柳材和黄柳材)的构造、纤维形态和酸碱特性,测定了三种灌木材的密度、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并用其木片单体试制成板材,测定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