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界空间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空间类型,马丁·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提到边界具有事物和空间产生的原型特质。形态是边界空间为使用者所理解的接触媒介,是人们读取、使用边界空间的基础,所以对边界空间的研究重点在于其形态的研究。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新区人民公园为载体,结合景观语言、环境行为学、视知觉、游牧空间等理论,运用文献归纳、现状调研分析和实践设计等研究方法,对其边界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文章通过以下思路陈述相关内容。首先,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本掌握,了解边界空间研究的发展进程,结合项目特性拟定研究内容,整理出论文研究框架;其次,对边界空间及形态理论做了相关研究,认识到边界空间的行为、社会、文化效应与形态的类语言属性,因此在分析人民公园景观边界空间形态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了针对场地特殊问题的设计语言;第三,从边界空间的处理模式、空间组织、实体要素构成三方面来对人民公园景观边界空间形态构成做详细解析,从更本质的角度认识边界空间形态,也为后面的设计工作做好铺垫;最后,归纳总结出人民公园景观边界空间形态可以表达的象征原型、游憩功能、环境关系、文化理念四方面内涵,并基于这内涵的表达设计出相应的边界空间形态。论文的研究旨在体现传达边界空间形态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力求通过上述各环节的论述,能够建立符合人民公园场地特性的景观边界空间形态,使公园的城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人们的活动使用更为方便,精神文化的体验更加深刻。另外,论文中对公园景观边界空间形态构成的解析,形态表达内涵的总结具有一定普适价值,为今后的景观边界空间设计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手法,丰富了景观边界空间研究领域中设计实践部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