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移植是骨缺损修复的一种必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植骨方式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移植三种。人工骨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具有易加工、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临床常用的人工骨材料主要为生物陶瓷类,其在腔隙性骨缺损的修复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如何规范使用β-TCP植骨材料尚缺乏有效的量化标准。通常采用的植骨方式是紧密填充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尚未经研究证实。人工骨材料在腔隙性骨缺损修复中的植入方式直接影响到骨修复重建过程,适当的植骨颗粒间隙将有利于活性组织长入移植物中,保证血液流通,促进骨组织的生长代谢。与此同时,植入的人工骨材料的降解速度与新骨形成速度的一致性也影响着骨的改建过程。人工骨植骨量过多会延长其在体内的降解时间,这不利于新骨形成,相反,植入量过少,易于吸收,也影响新骨的爬行替代过程。本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粒径β-TCP修复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希望找到β-TCP临床应用的科学证据,为医生在术中有效利用人工骨修复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不同颗粒大小的β-TCP植骨材料对腔隙性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将多孔β-TCP制备成粒径不同的3种形态:大颗粒组(A组),颗粒直径3.5-4.5mm,小颗粒组(B组),颗粒直径1.5-2.5mm,整块植骨组(C组),植骨块为圆柱体,直径6mm,高8mm,并以无填充组(D组)为空白对照,随机植入到60只新西兰大白兔胫骨近端圆柱状骨缺损(直径6 mm,深8mm)中,分别于术后第2、4和8周取材,进行X线、显微CT(micro-CT)、组织学、生物力学等分析,观察骨缺损区β-TCP降解和新骨形成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显示:植骨后不同时间点大粒径β-TCP植骨组比小颗粒和整块植骨组表现出较多的新骨生成和匀速的材料降解特性。生物力学评价发现:大粒径β-TCP植骨组第2周破坏应力小于圆柱体组,其后各时间点破坏应力均明显大于其它各组。结论β-TCP颗粒直径直接影响腔隙性骨缺损的骨修复效果,大粒径的植骨材料表现出更好的骨传导作用,新骨生成速度快且与降解速度基本匹配,从而更有利于骨缺损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