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实际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村干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体布置与组织开展都需要以村干部为中间环节来展开。在村干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时,因为角色需要以及其所处的规范使其需要采用一定的行动策略以完成工作。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村干部常常会采用怎样的行动策略?他们为何需要采用行动策略?村干部行动策略的选择与其所处的乡村社会是怎样的关系?这些行动策略反映出了怎样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种考虑,本研究选取南京Y村作为研究地点,以该村乡村文化建设中乡村大舞台的建设为例,将村干部的行动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对Y村村干部的行动策略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村干部的行动策略进行了研究,发现村干部相关行动策略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研究表明,根据工作阶段和面对情况的不同,村干部会做出相应的调整,选择合适的策略。在任务接受阶段,村干部行动策略的对象主要为镇领导,其行动策略首先体现在与镇领导进行对话、交涉的人员选择上,其次体现在村干部对“软实力”的运用。在工作实施阶段,村干部行动策略的对象主要为村民。村干部的行动策略体现在人员选派和工作步骤上,通过具体的行动策略的使用,分别对“顺从”型村民、“搅头”型村民、“观望”型村民开展动员工作,最终达到工作目标。村干部在乡村场域中的位置关系决定了其需要使用一定的行动策略,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乡村场域中的位置。村干部中,村党支部成员直接连接了镇政府与村干部群体,村委会成员及村用人员则直接连接着村民,而这两个部分彼此之间又存在交叉,作为整体连接着镇政府与乡村社会。半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村干部与村民的联系既包含了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关系,又包含了陌生人社会中的理性关系,并且呈现出人情关系逐渐削弱、理性关系逐渐增强的趋势。在进行具体的行动策略选择时,思想观念上的“绝对服从—自由民主”和行动规范上的“人情伦理—法制规则”都会对村干部产生影响,这些惯习的形成来源于乡村场域,符合当前乡村社会的特征,是村干部生成行动策略的原则。除此之外,村干部所处的乡村场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资本,在实际工作中,村干部会根据其在乡村场域中所拥有的资本进行权衡,通过考量占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来做出行动策略的选择。资本是村干部能够成功实现行动策略的保证,村干部通过对资本的运用实现行动策略。村干部在推进国家意志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由村干部的行动策略体现的。除了对正式权力的运用,村干部对本土性资源的巧妙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国家在乡村社会中的权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建设任务的完成。实际情况中,村干部运用行动策略的过程中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本身的意义的淡化甚至忽略的问题,对于传统的人情伦理过度依赖,在运用资本实现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其对权力的运作有时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增强思想教育,强化制度管理,落实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