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细胞外泌体miR-17促进肠癌肝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微环境在肿瘤的起始和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仅肿瘤原发部位的原正常组织微环境在中后期通过转化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促进原发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而且转移靶器官的组织微环境在转移灶形成前即可能转变为转移前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形成一个适宜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生长的环境(也可称为癌前利基),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诱使CTCs其在该位点定植、生长并形成继发病灶,从而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外泌体(exosome)是最近研究发现的调控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的重要因子。在胰腺癌肝转移、黑色素瘤肺转移等小鼠模型中,都证明了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tumor-cell-derived-exosomes,TEXs)通过促进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加速肿瘤转移,但死亡率较高的肠癌肝转移中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为了研究肠癌细胞外泌体及其内容物microRNA对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不同转移能力的细胞株脾脏接种的肠癌肝转移小鼠移植瘤模型,通过脾脏接种肿瘤细胞前持续尾静脉注射外泌体,观察肠癌细胞外泌体对转移靶器官组织微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发现肠癌细胞外泌体能够被肝组织巨噬细胞摄取并吸收,高转移力的肠癌细胞株外泌体(SW620-exo)能够诱导肝组织正常微环境转变为炎性微环境,且促进肠癌肝转移,而相同剂量的低转移细胞株外泌体则无此作用。然后我们通过miRNA高通量深度测序分析不同转移力肠癌细胞外泌体中microRNA表达谱差异,筛选出与转移相关的候选microRNA,其中miR-17在高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上调。再利用qPCR方法验证高低转移细胞株、以及临床样本外周血血清外泌体中miR-17的表达水平,发现其表达水平与肠癌转移显著相关。体外实验表明,miR-17可能通过结合TLR8激活NF-κB等下游通路,活化巨噬细胞,促进IL1-β、IL-6、TNF-a等前炎性因子的表达。本研究揭示了肠癌细胞外泌体可能通过该机制促进肝组织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从而加速肿瘤转移,并筛选出转移关外泌体miR-17作为转移发生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毋庸置疑,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教师对自身的习作教学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懂得基于学生的认知
目的:探讨异位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要点,总结诊疗体会.方法:分析1例肠系膜异位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例得到准确诊断,并进行了成功的
本文主要介绍广电网络虚拟化的发展进程以及虚拟化技术在广电网络应用中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常州广电全媒体融合平台下三个重要虚拟化技术:虚拟服务器、虚拟网络、虚拟存储,并总
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户外互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户外区域的构建培养幼儿探究意识,在玩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过程中,搅拌头附近的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剧烈的塑性流动。FSW过程中的材料流动直接关系到接头质量。由于运用试验直接观察手段研究固态金属的瞬态塑性流
本文对DX系列中波发射机驱动级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介绍了改进实施的情况和实际应用效果。
<正> 近二十年来,扇贝养殖发展迅速,特別是日本产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自六十年代开展养殖以来至1978年产量已达8万吨以上,其中养殖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3,成
<正>在一个由工业区迅速转换而成的城市滨江公共区域中,新的建筑和景观都将从没有很多痕迹的场地开始,找不到太多的参照。由中国航油集团油罐改造而成的西岸油罐演艺中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