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的诊断一直是肺科诊疗领域的重点及难点,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于外科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活检是肺结节诊断常用的手段,常见的肺结节病理活检方式为常规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超声支气管镜活检及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以电磁定位为基础,使用实时可视化图像将可操纵的支气管镜工具引导至支气管树内的预定点进行操作,近年来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已经成熟运用于肺结节的活检诊断。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经自然腔道活检,对比经皮穿刺肺活检具有创伤小、操作性强、并发症少等优势。常规的支气管镜活检对于外周肺占位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对于肺段支气管平面以下的病灶取材较为困难,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配合肺实质结节通道采样能达到全肺无盲区取材。既往研究报道,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部占位的恶性检出率为30%-95%左右,对于肿瘤病人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未能明确恶性肿瘤证据者,可能会延误其治疗,影响患者预后。既往研究对于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但未能获取明确病理诊断的病例,以及初始活检诊断与最终病理不相符病例的分析较少。本研究立足于本中心电磁导航操作实践,分析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的初始病理结果及手术获取的最终病理结果,探究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肺结节一体化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在本中心开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的病例。最终纳入先做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然后做手术切除病灶获得最终病理的患者194例,活检结节198个,其中同一病例不同结节活检视为独立事件。初始病理经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获取,最终病理结果通过肺部手术确认,手术方式包括胸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根据初始活检病理结果分为2组:诊断组及非诊断组。诊断组定义为:初始活检成功获得诊断,包括恶性、良性诊断。非诊断组定义为:取材结果为正常肺组织、标本无法制片或者无法明确的非特异性良性诊断。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一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特征,再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从而筛选出初始活检病理结果为非诊断的预测因素及初始活检病理与最终病理不相符的预测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的198例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事件中,初始活检为诊断组有139例(70.2%),非诊断组有59例(29.8%)。所有病例中最终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有165例(83.3%),良性疾病有33例(16.7%)。其中诊断组中,经手术获取的最终病理结果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有119例(85.6%),良性疾病20例(14.4%);非诊断组中,经手术获取的最终病理结果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有46例(78.0%),良性疾病13例(22.0%)。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显示,诊断组患者结节的大小、类型、CT值、位置、结节是否接触胸膜与非诊断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组病例中,有49.6%(69/139)的初始病理与最终病理结果相符。在非诊断组中,有78.0%(46/59)最终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肿瘤,22.0%(13/59)最终病理结果诊断为良性疾病。诊断组中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的灵敏度为42.8%,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22.7%。初始活检非诊断的预测因素为:结节大小≤1.5cm(P=0.04,OR=2.05,95%CI=1.03-4.09)、非实性结节(P=0.01,OR=2.74,95%CI=1.33-5.64)、结节位于左肺(P<0.01,OR=2.50,95%CI=1.27-4.92)。而非实性结节(P<0.05,OR=7.64,95%CI=3.11-18.76)是非诊断组中最终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节大小≤1.5cm(P=0.043,OR=1.94,95%CI=1.02-3.71)和非实性结节(P<0.05,OR=3.37,95%CI=1.81-6.30)是活检病理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不相符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结节大小>1.5cm及实性结节使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穿刺成功率更高,在活检取材失败的病例中,最终诊断为恶性的患者并不少见。因此,在电磁导航穿刺活检结果为非恶性时应当谨慎决策,结合多种方式做出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