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在于观察糠酸莫米松(内舒拿)联合针刺蝶腭穴即蝶腭神经节(Sphenopalatine ganglion,SPG)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控制疾病症状的作用。方法:选取四川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38例。随机将38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分为针药联合组、鼻用激素组,每组19例。针药联合组给予糠酸莫米松及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用激素组只给予糠酸莫米(内舒拿)松喷鼻,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采用VAS量表、症状积分量表、体征积分量表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22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两组数据总体有效率相当无显著差异,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鼻用激素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更具优势。(1)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各自鼻部症状V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联合用药组患者鼻部症状VAS评分均较糠酸莫米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部症状中鼻塞、鼻痒、流涕症状VAS评分针药联合组比糠酸莫米松组(内舒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嚏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2)症状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与治疗前相比,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联合组患者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较内舒拿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3)体征积分:两组数据在体征积分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亦无明显差异。(4)中医证型评分:两组数据在体征积分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均下降,检验结果出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数据亦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5)疗效:针药联合用组受试者显效率(10.05%)及总有效率(94.73%)与内舒拿组(0%,94.11%)比较,显效率具有差异而总有效率差异未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鼻用糖皮质激素和针刺蝶腭神经节均可有效缓解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鼻部症状;针药联合组缓解鼻塞的效果最明显;2.针药联用在缓解的鼻塞、鼻痒、鼻溢方面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糠酸莫米松药。3.短期的针刺联合内舒拿对鼻腔局部体征改善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