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货币政策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在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现今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危机影响未完全消除,受内外因素影响,我国商行流动性水平波动越来越频繁。因此,如何提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有效性,进而合理调控商行的流动性水平及有效管理商行流动性,维护银行业的稳定,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首先在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基础上,以货币政策操作原理与流动性相关理论为根据,重点分析货币政策操作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途径与过程。继而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状况和商行流动性现状,并进行实证分析,构建VAR模型来论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效果,得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力度要大于对存贷比的影响力度,且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商行的流动性影响的持续时间与力度是不同的。最后,针对如何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从货币政策操作视角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进与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和手段;二是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体系;三是促进金融市场及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完善。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从货币政策操作角度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进行研究,认为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准备金变动、利率渠道、外汇占款渠道及商行信贷供给这四方面对商行流动性产生影响,同时立足于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与中介目标的完善及相关硬件与软件建设角度来提出促进商行流动性管理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