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清代疫灾及其防治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o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瘟疫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灾害。中国自古瘟疫频发,甘肃地区清时期的疫灾是我国历史时期瘟疫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历史的瘟疫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状况,不仅可复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为新兴的历史医学地理的研究作出些微贡献,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防疫减灾,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史鉴意义。本文通过全面检索、征引大量相关史料,考得甘肃地区清时期主要发生的疫灾有鼠疫、天花、霍乱、白喉、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痢疾等。整个清代268年中,共有36个疫灾之年,平均每7.4年发生一次疫灾,疫灾频度为13%。从季节分布上来看,疫灾多发于夏秋,春季与冬季较少发生;在朝纪变化上,中前期疫灾频度较低,自咸丰朝以后,同治和光绪两朝疫灾频度波动上升,分别达到62.9%和32.3%,远高于其他各朝;在空间分布上,共计32个县域累计发生64次疫灾,清前期疫灾的重心位于东部和南部地区,中期疫灾重心开始偏向中部,到了后期疫灾重心基本分布在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和东南部地区,西北部河西走廊地区疫灾发生较少,疫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地区性特点。甘肃地区清时期疫灾的发生多与气候、地形、饥荒、战争、环境卫生以及人口的分布有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大量死亡。而民众对于疫灾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较为迷信阶段,鬼神致疫的观念普遍存在,防疫意识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在这种缺乏防疫手段的时期,救疫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每当有疫灾发生,政府、地方乡绅和普通民众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防治疫病流行,在各界的救疫举措中,普通民众对疫灾的救助相比政府更具灵活性与针对性,因之也逐渐成为了疫灾防治的主要承担者。清代晚期,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医传入甘肃境内,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以及公共卫生机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以西医为主的教堂医院在甘肃各地设立,促进了甘肃医学近代化的趋势及防疫的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亟待建设一套针对页岩气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监管机制。美国在页岩气开发中形成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以权力监督为主线,以社区为主要关注点、以权利监督为侧重,以第三部门为辅
<正> 1989年年末东欧和苏联的剧变,悬而未决的欧洲经济一体化、东西德的统一及日本对全世界的影响一——所有这些问题都将深刻地影响着九十年代,并将决定二十一世纪的进程。
文章针对昆山市道路沿线杆件多、距离近、辨认难、景观差等问题,分析国内外城市道路共杆建设成功经验并借鉴应用。将道路分成交叉口、分合流段和一般路段三个杆件综合设计区,
针对传统制造加工设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设备与数据信息联系不紧密,设备使用维护多依赖于人工经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备智能化方法。首先,在信息层建立能反映制造加
古文字图符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语言学、民族学、文献学等相关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于古文字图符的研究,传统上采用手工的方式,效率低下,不利于记录、交流和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取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本研究,以
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会计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且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并成为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多数企
11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0月22日审议通过的《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印发。本报记者就《办法》
报纸
白塞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础的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其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且临
<正>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多,滥用药物屡见不鲜,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亦随之增多。主要为药物的剂量过大引起的治疗作用过强:抗凝药过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头孢哌酮、拉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