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美德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培育公民美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志愿服务是弘扬美德义行与传播真善美的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大学生志愿者追求讲美德、尊美德、守美德的生活,在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公民美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武汉市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和志愿服务案列分析,探讨了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公民美德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解决对策,为志愿服务更好地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公民美德提供发展方向。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阐述公民美德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在校大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愿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无偿性、自愿性、持续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公民美德是公民在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当具备的或者自觉表现出的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的品质和能力,并且这些优良的品质是通过教育与实践中亲身体验而逐渐养成的,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公共参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志愿服务案例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志愿服务对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公民美德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作用即志愿服务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美德需求,深化美德认知,增进美德情感体验,锤炼美德意志,强化美德信念,促进美德行为的持续发展。其次,调查发现在志愿服务开始之前,并未提出明确的、具体的美德要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践行美德的体验较差、意志易动摇、信念不够坚定;在志愿服务结束后,大学生志愿者往往忽视自我反思,美德认知未能深化,美德行为也未能持续发展。基于现状分析,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公民美德的问题在于服务动机多样但缺少美德需求意识培育,美德认知总体清晰但深刻性不足,道德理性较强但缺少美德情感培育,服务态度乐观但美德意志不够坚定,美德信念主流向好但有待加强巩固,美德行为得到加强但持续性培育不足。结合数据分析,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在于志愿服务缺少明确的公民美德培育目标,志愿服务组织忽视志愿者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志愿者缺少对志愿服务进行道德反思,志愿服务的道德评估环节不完善。最后,结合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提出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公民美德的对策。明确志愿服务的公民美德培育目标,营建浓厚的志愿服务情感氛围,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进行道德反思,完善志愿服务的美德培育的评估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