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城市群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单元,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也将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与建设列入发展纲要。城市群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推动整个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群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我国改革历程,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城市群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建设资金短缺,存量资产运营不足;另一方面,传统城市群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发展受制于单体城市行政主体,协调性差,重复建设现象普遍,资源浪费严重。立足城市群区域发展的角度探讨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机制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城市群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城市群基础设施对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城市群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针对性地构建了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机制框架模型,即由三个子系统六项要素组成。然后以各子系统为模块,就其要素进行详细研究。在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基础子系统中,扩展融资主体要素的内容,指出融资主体不仅包括资金筹集主体,也包括资金供给主体,而且融资主体的特性偏好会对融资产生重要影响;融资客体研究中,深入挖掘城市群基础设施这一特殊的融资客体所具备的特征,并提出对融资客体进行整合,发掘融资潜能的‘总—分—合’融资思路;在融资渠道分析时,提出设立城市群发展基金,以实现融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建议,并对城市群发展基金运作提出对策思路。在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决策子系统中,对融资成本内涵进行拓展,提出融资成本应包括融资外部成本和融资内部成本两部分,并指出在不同的融资阶段应对融资内、外部成本各有侧重;在融资方式方面,提出“基金+项目融资”的组合融资方式及其实施对策,还就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决策问题,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的城市群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决策模型,并通过案例验证。在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风险子系统中,主要依据城市群基础设施融资风险的内涵,运用可拓理论构建城市群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模型,并以长株潭城市群大河西先导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建设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该项目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为项目风险防范与应对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最后为结论及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和主要创新点,并对今后研究工作进一步规划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