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动态及驱动力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供给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直备受关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人类各类生产生活必须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各方面取得快速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对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动态的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对该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对比,评价该地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而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通常与各类因素相联系,因此通过对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的驱动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实现青海省未来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各类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首先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及相关评价指标,计算了青海省1983-2012年生态足迹和相关年份的生态承载力,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青海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呈反向变化的趋势。青海省生态足迹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增加最明显,所占比例由从1983年的37.55%增加到2012年的73.74%。而生态承载力从整体上来看,有小幅度下降的过程。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下,持续增加的生态足迹导致青海省从生态盈余变为生态赤字,从2007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不断扩大,从2007年的27.42万hm2,增加至2012年335.36万hm2,表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其次,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得出2013-2020年青海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生态承载力平稳下降,生态赤字将逐渐扩大。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生态足迹驱动力因子进行选取和分析,得出青海省生态足迹呈增长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常住人口数量、人均GDP、城市化率、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粮食平均产量。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发生机理,探讨LA和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联系;探究LA患者认知功能与脑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之间的联系。方法把61例LA患者编入被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结合水库信息化工程建设现状。提出了今后加快水库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总体柜架,包括信息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三个层次的建设工程。
近代以来,学者们不仅翻译介绍了一批西方生态环境史论著,而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问题,并推出了一大批学术成果。在学界既往的环境史研究论著中,有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外部力量的有效介入,更需激活贫困户自身摆脱贫困的能力。兼具提升脱贫能力、实现稳定增收、改善社村治理多重功效的公益岗位扶贫,不仅
本文考虑将累积净雨总量作为碧流河水库改变泄流方式的判别条件,以原规划设计指标作为约束条件,拟定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以期提高水库的汛限水位,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利用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2001-2010年的再分析资料,检验了全球气候系统模式CESM中大
1国有资本营运的含义国有资本营运。是指以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原则。以构建国有资本营运主体(或称国有资本营运机构)为核心,以资本经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其中煤化工废水因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生物抑制性有机物,因此属于难降解废水的一种。该重工业园区是以煤化工、金属加工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