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妇女焦虑情绪、麻醉效果、麻醉深度和用药量的影响,评价综合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为宫内妊娠妇女,ASAⅠ级,年龄18至40岁,妊娠6周~10周要求终止妊娠、无禁忌证的第一次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门诊妇女10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按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围术期给予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情绪干预、健康教育等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常规处理。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体重、孕周、孕次。由专职人员盲法对两组患者于术前1小时、入手术室后、麻醉后2分钟、术毕2分钟分别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于术前1小时和术后1小时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同时术前按统一指导语自己填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的收缩压、心率、麻醉效果、麻醉深度、用药量和苏醒时间、术后腹痛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1、对麻醉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体重、孕次、孕周、文化程度、职业等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对照组入手术室收缩压较干预组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心率较同组干预前和干预组明显增快(P<0.01)。两组患者心理测定指标比较,人工流产妇女心理干预前SAS总分(44.5±8.3),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总分(37.24±12.84)(P<0.001),以SAS总粗分≥40分为标准,心理干预前无痛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情绪发生率为30%,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同组干预前评分(P<0.01)。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定,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的评分与焦虑均呈负相关性,表现为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越高,患者的焦虑得分越低。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干预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丙泊酚总用药量干预组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干预组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对麻醉深度的影响:两组患者在以同样的速度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后,干预组麻醉深度NT指数为65±8.5较对照组NT指数70±10.6加深,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因丙泊酚用量少,在手术结束时麻醉深度NT指数78±5.8较对照组NT指数63±8.3减浅,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1、围术期行综合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强麻醉效果,减少术中麻醉用药总量。 2、围术期行综合心理干预可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术后腹痛,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是围术期麻醉前准备的一个重要内容,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