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英互译研究管窥——基于国内八种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翻译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翻译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而对此加以归纳梳理,在翻译研究进程中是十分必要的。翻译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与此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尤其是相关的学术期刊所体现出来的学术观点和学术动态,方便、及时、快速地反映了学科前沿的研究现状。《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本文即是以此为基准,从中选取8种具有代表性的刊登中英、英中翻译研究论文的重要期刊加以研究。通过对论文统计的研读分析可以看出,新世纪的翻译研究活动相对集中于翻译与语言关系的研究、翻译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翻译主体的研究、翻译批评的研究、翻译学科建设的研究和翻译教学的研究等六个方面。 翻译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是翻译研究中永恒的主题。只要翻译活动在进行,参与者就要面对不同语言的转换和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运用语言学研究的成就和研究方法,来观照翻译研究这个特殊的语言转换活动,表现出了翻译研究与语言理论发展的密切关系。翻译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是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研究的自然延伸,是超越技术层面的进一步拓展。也正是由于翻译活动和语言、文化三者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特性,新世纪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一特性而展开。 翻译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语言都是社会中不同地域的人的语言,而文化亦是如此,这集中体现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不同。译者则是对这个不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关键点,他总是有意无意地以一种语言和文化的人为立足点而试图兼顾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人。所以不管是翻译活动还是针对这一活动的研究,都始终贯穿着对于“人”的主体的思考和讨论,只不过角度和层面各异而已。翻译研究中主体性研究热点的出现,正是新世纪社会人文意识加强的反映之一。 时代的前进,文化的进步,交流的加强,使得翻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走向独立并稳步发展,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新世纪以来,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地位的确立、翻译理论的全方位研究、翻译发展史的梳理、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既是翻译和翻译研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客观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走进现代文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生活也变的五彩斑斓。然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于是
体裁本源于文学领域,但近年来在用于非文学文本分析中有很大的发展。根据 Bhatia(1993)的定义,体裁指某专业领域里经常发生的一系列以交际目的为中心并且在此领域成员中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