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喷雾干燥是乳粉生产中能耗最大的过程。在倡导“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研究乳粉喷雾干燥设备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并以保证乳粉品质和成本可控为前提改进乳粉喷雾干燥设备的环境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研究均未从设备整体观的角度探究乳粉生产设备的环境可持续性,也未综合考虑其在多种环境影响类别的表现,更未见设备环境性能的优化对其经济性能和产品品质影响的研究。因此,本文以特定产能的乳粉喷雾干燥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喷雾干燥是乳粉生产中能耗最大的过程。在倡导“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研究乳粉喷雾干燥设备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并以保证乳粉品质和成本可控为前提改进乳粉喷雾干燥设备的环境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研究均未从设备整体观的角度探究乳粉生产设备的环境可持续性,也未综合考虑其在多种环境影响类别的表现,更未见设备环境性能的优化对其经济性能和产品品质影响的研究。因此,本文以特定产能的乳粉喷雾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系统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机制,识别影响系统环境性能的关键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最终提出平衡系统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和所生产的乳粉品质三个目标间冲突关系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乳粉喷雾干燥系统为功能单位,以系统原材料获取及生产制造、系统运输、系统使用、系统维护和系统报废回收为系统边界,基于e Balance软件的中国生命周期数据完成了系统生命周期清单分析。(2)开发了基于矩阵的系统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进行了案例研究,并将结果与当前研究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表明,系统在使用阶段的环境贡献占其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比重最大,特别是对初级能源消耗、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潜值、光化学臭氧合成潜值的贡献率分别达99.86%、99.86%、99.74%和99.65%。系统在原材料获取及生产制造阶段的环境贡献对陆地生态毒性的影响最大,占比47.43%;系统在维护阶段的贡献对富营养化的波动起主导作用,占比达64.84%;系统的回收处理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积极作用,使其在该阶段的综合环境影响几乎忽略不计。(3)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生成了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组合,并将该组合作为输入,结合标准回归系数和树型高斯过程方法对乳粉喷雾干燥系统环境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探究了系统主要参数对系统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的影响机制,识别了影响系统环境性能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塔进气温度、雾化压力和进料泵转速对系统环境负荷起主要作用,贡献占比分别为48%、20%和19%。(4)为了全面提升乳粉喷雾干燥系统的性能,以最小化系统生命周期环境负荷和生命周期成本、最大化乳粉品质为目标,建立了乳粉喷雾干燥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求解该问题时,提出了非支配排序蚁群遗传算法,提升了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寻优能力。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代理模型,提升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5)以特定产能的乳粉喷雾干燥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案例研究。采用所提出的算法求解了该问题,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和偏差指数决策出最优方案,并与单纯聚焦系统环境性能、经济性能的双目标方案以及聚焦系统乳粉品质优化的单目标方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最优方案,采用双目标优化方案虽然使系统的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分别提升了1.82%和2.48%,但是其乳粉品质大幅下降了18.73%;而采用单目标方案虽然使系统所生产乳粉的品质提高了23.22%,但系统的环境和经济性能分别下降了10.64%和13.04%,从而验证了采用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均方误差、R平方和求解时长测试了所建立的代理模型的性能,证实了该模型的科学性。本文从生命周期视角厘清了乳粉喷雾干燥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机制,为该系统及其他高能耗装备提供了融合参数化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全局敏感性分析,并兼顾环境、经济与产品品质不同维度属性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有效解决了乳粉品质、成本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冲突关系下的乳粉喷雾干燥系统优化设计问题,为乳制品行业内装备的可持续性设计提供了方法指导。
其他文献
学习投入是观测学习者学习质量重要指标之一。研究采用《学习投入量表》《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问卷》《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青少年意向性自我调节问卷》对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的三所高级中学的1269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高中生感知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希望和意向性自我调节在二者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及人口学变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感知教师支持、学习投入、希望和意向性自我调节各变
如今深度学习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得益于大量的数据支撑,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的学习数据的分布,从而加速了计算机视觉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步伐。随着模型精度的不断提高和拆解的深度学习任务越来越细化,仅仅依靠包括更改网络结构、使用预训练的网络、更精细化的调参等技巧来优化模型,很难再进一步优化模型的性能。因此除了优化模型外,模型就需要海量新的数据用来训练模型以提升性能。如何依靠现有的数据集训练模型从而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价格低廉?配方多样且应用广泛的树脂材料,但是其存在热稳定性差、韧性较低、耐寒性较弱等问题。为了提升其性能,通常需要对PVC进行改性。传统的交联改性可以提升PVC的各项性能,但会使材料丧失热塑性。为此将具有可逆特性的硼酸酯键引入到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提升PVC各项性能的同时赋予其二次加工、回收利用的特性。由于PVC内部的活性氯含量相对较少,本实验将丁腈橡胶(NBR)与PVC进
甾体药物具有独特的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结构,在医药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抗炎、抗过敏、抗肿瘤以及生育控制等。甾体药物的药理活性取决于在甾体母核的特定位置引入官能基团,尤其是在C11位引入羟基。由于甾体化合物分子结构复杂,基本骨架上具有多个不对称中心,传统的化学合成法用于制备甾体药物存在步骤繁琐,副产物多,收益低等缺点,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微生物转化法在甾体母核的选择性引入羟基。丝状真菌赭曲霉是
我国是甘蔗种植大国,甘蔗加工过程中副产的甘蔗渣形成量巨大,且尚未形成有效的处理或再利用途径。以甘蔗渣为原料经酶法水解释放其中的单糖用作发酵产业的碳源供给原料,是甘蔗渣实现资源再利用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有助于提升甘蔗综合加工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育具备直接水解利用甘蔗渣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或材料单体新菌种,将有助于甘蔗渣水解释放单糖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规模化应用。为此,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的
滨海地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普遍存在石油烃污染问题。滨海含水介质胶体含量高,为了揭示胶体对石油烃迁移转化的影响及效应,本文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胶体浓度、离子强度、pH作用下胶体与石油烃共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胶体浓度和石油烃的共迁移过程中,胶体对石油烃的迁移转化起到阻滞作用,不同胶体浓度对石油烃迁移的影响不同。在胶体浓度为0-110 mg/L中,胶体对石油烃吸附呈现波动变化;胶
水体中砷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微藻除砷成为砷污染水体的净化方法之一。然而微藻吸附和转化重金属的能力会使得微藻产品的砷浓度超标,这对经济微藻规模化养殖产业是不利的。如何降低微藻产品的砷含量是经济微藻规模化养殖行业的难题。近年来利用硫酸盐还原菌除砷成为研究的热点。盐藻高盐的生长环境使得利用普通的硫酸盐还原菌除砷难以实现,因此本研究从日晒盐田结晶池中分离耐盐硫酸盐还原菌,分析固定化硫酸盐还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成为当前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其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可以从质子导体的选择和膜材料改性两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中合成了两个羧酸类有机配体,1,4-[3,5-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酰胺(H4L~1)和1,3-[3,5-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酰胺(H4L~2),在此基础上制备了3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4种金属有机凝胶(MOGs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由有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多孔有机材料。COFs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晶性高、孔结构可调以及化学和热稳定性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与吸附、催化、光电光伏、能量储存以及荧光传感等领域。选择不同刚性结构功能单体可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不同拓扑结构COFs框架。COFs规整孔结构使目标分子更容易进入孔道与作用位点相互作用,不同尺寸和功能性孔使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由有机单元连接金属离子或簇构筑而成的杂化晶态多孔材料。MOFs的网络结构有序多变性,材料的形态、比表面积和孔隙等可调节制备,还可以和其他材料单元复合制备,获得其他单元性能修饰的多孔材料等优点,在材料领域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从而引起许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尤其应用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单一MOFs及其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研究仍是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旨在制备结构稳定性好,催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