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来源 :北京农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农作物上的重要病害,对番茄的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其繁殖能力强、寄主多和遗传变异快,导致了灰霉病在田间较难控制。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治灰霉病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各类杀菌剂的多次重复使用,灰霉病菌的抗药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咯菌腈是一种苯基吡咯类杀菌剂,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其他杀菌剂明显不同,并且药效期长,杀菌广谱高效,对灰霉病菌有特效。为了解北京地区田间番茄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的抗药性情况,本研究进行了病原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测定以及咯菌腈与不同类型杀菌剂的交互抗性测定,并探究了室内获得抗性菌株的生物学性状和生理生化分子机制,并对抗性菌株BOS1基因区域的突变位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实验通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北京市11个区县共91株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其中90%的菌株EC50值符合正态分布,EC50范围为0.0161~0.5762μg/mL,平均EC50值为(0.1662±0.0096)μg/mL,将其做为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可用于田间抗性群体的监测和抗性频率检测。(2)通过药剂驯化获得18株高抗突变体。得到的抗性菌株在生物学特性方面与敏感菌株相比较,菌丝扩展速率、产孢能力和致病力明显降低,而在受到Na+胁迫时则敏感性增强。经1μg/mL的咯菌腈处理后,敏感菌株较抗性菌株胞内甘油含量明显增加。交互抗药性结果显示咯菌腈与嘧霉胺、氟啶胺、啶菌噁唑、啶酰菌胺和腐霉利等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3)就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咯菌腈靶标基因测序发现,所有的抗性菌株均发生位点突变,其中一株高抗菌株在HisKA区域发生突变,可能是新的突变位点。(4)结果表明,北京市番茄灰葡萄孢菌对咯菌腈存在低到中等的抗药性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有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疼痛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无线通信提升信道容量,改善通信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无线信道衰落,时变等特点需要MIMO系统从经历衰落及噪声叠加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种名为虚拟现实的新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实时演算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虚拟世界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的360°视频图像能够表示完整的球面信息,
目的评估改良碳青霉烯失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和EDTA碳青霉烯失活试验(EDTA-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CIM)对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hoc NETworks MANET)是一种不需要固定基础设施的动态易重构的无线网络,具有自组织、多跳路由、无中心、动态拓扑结构等特点。因此,其主要应用于战
超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UDN)是一种通过密集化地部署各种低功率小基站来提升系统容量的技术,因可以解决小区覆盖盲区、实现用户无缝连接、缓解宏基站压力以及配置灵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是一类结构化的线性分组码,其校验矩阵兼顾了稀疏特性以及准循环特性。当前的数字通信系统对于信号传
随着蜂窝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数据业务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运营商的运营理念也正从以网络为中心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能否向用户提供满足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癌症中导致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南美洲,东欧和东亚发病率很高。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胃癌早期的
木材是工业和生物质能源等生产的被广泛使用的可再生原料。林木次生木质部不仅木质化形成木材,同时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离子运输到其他组织,其发育和建成对林木适应干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