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应用锥形束CT对30名正常牙合的志愿者进行扫描,将CBCT的测量结果与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传统超硬石膏模型的结果相对比,探讨锥形束CT测量Bolton全牙比指数、牙弓长度和牙弓宽度的可行性。如证明锥形束CT的可行性,在临床工作中,可以使用锥形束CT测量分析代替传统的模型测量,可以减少患者制取模型时的不适感和节省储存空间,亦可以使用锥形束CT判断上下牙弓的不调是发生在上颌或下颌,为制订矫正方案提供佐证,还可以协助分析错牙合畸形形成的机制,并作为制订治疗计划时的参考因素之一。 方法:筛选成年正常牙合的志愿者共30名,其中男性14名,女性16名,年龄18-32岁。制取30名志愿者的超硬石膏模型并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计算Bolton全牙比、牙弓长度以及牙弓宽度。然后使用锥形束CT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投射扫描,利用GALILEOS Viewer1.9分析系统软件精确测量以上项目。最后利用SPSS20.0将锥形束CT所得样本与传统超硬石膏模型所得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使用统计学方法:不同性别间差异使用独立t检验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不同方法间差异使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秩和检验。 结果:①使用锥形束CT冠状位和水平位测量30名志愿者的牙冠宽度并计算Bolton全牙比指数的结果和数显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冠状位和水平位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使用锥形束CT水平位测量30名志愿者的上、下颌全牙弓长度的结果与数显游标卡尺直接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使用锥形束CT水平位测量30名志愿者的上、下颌牙弓后段宽度的结果与数显游标卡尺直接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利用锥形束CT进行扫描、并用多平面重组进行图像后处理和测量,所得图像清晰,测量数据准确;②利用锥形束CT测量并计算Bolton全牙比指数与利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传统石膏模型结果具有一致性;③利用锥形束CT测量上、下颌牙弓长度和牙弓宽度与利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传统石膏模型结果亦具有一致性;④在临床工作中,可以使用锥形束CT测量代替传统模型测量,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节省储存空间,而且可以为制订矫正方案提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