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患儿的盖泽尔智力评估的随访结果和同期的CT资料,评价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和氢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和预后评估的价值。对比CT和MR成像,评价CT和MR在早期诊断足月新生儿HIE中的优越性。材料和方法对38例有围产期窒息史、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头部常规CT检查的同时进行MRI常规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MR频谱检测;对其中32例进行6个月的临床追踪随访,临床疑为轻度11例,中度15例,重度6例,随访时间为出生6个月后。采用盖泽尔智能发育诊断法对患儿进行智力发育状态评估。对照组为同期15例足月新生儿,无围产期窒息史,无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扫描设备和参数:采用GE Signa Hi-Speed 1.5 T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正交头线圈。常规MRI采用T1-Flair、T2-FRFSE序列,DWI采用SE-EPI序列,~1H-MRS则采用PRESS序列进行扫描。图像及数据分析:观察各组DWI图像变化并与常规MRI进行比较。对内囊后肢、放射冠、额叶深部白质和丘脑等12个区域进行平均ADC值定量测量,并进行组间比较。1H-MRS在左侧基底节和丘脑区进行NAA、Lac、Cho和Cr等各个代谢物测定。CT扫描采用Philips Tomoscan AV螺旋CT扫描机,观察部位包括皮层及皮层下白质、深部脑白质、基底节及丘脑等,统计病变所累计的脑叶数。统计分析用SSPSS 10.0软件进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WI在深部脑白质病变的检测较常规MRI及CT敏感,但对皮层下病变敏感度不如常规MRI,对新鲜的小片出血性病变的敏感度不及CT和常规MRI。DWI所见内囊后肢高信号区或一个或一个以上脑叶内大片状高信号区或基底节区和丘脑内的高信号区均遗留后遗症。放射冠、内囊后肢、大脑脚、丘脑及豆状壳等区域ADC值的下降有助于HIE的早期诊断,与预后相关。而内囊前肢、顶叶白质、顶叶灰质、额叶灰质、小脑等ADC值的改变与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ADC值在无伴肢体症状组与伴肢体症状组间均有显著差异。预后差组NAA/Cr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及预后较差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预后差组NAA/Cho与对照组及预后良好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ho/Cr与Lac/Cr的改变与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病例各组Lac出现情况在预后良好组与遗留后遗症组间存在差异。结论在HIE脑损伤的检测及预后评估方面,CT与常规MRI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别。DWI及其ADC值可较早期敏感反映HIBD和作出预测,放射冠及内囊后肢的ADC值能对HIBD预后作出较客观的评估,而内囊后肢及大脑脚ADC值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作出较好的预测。NAA/Cr、NAA/Cho对HIE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Lac的出现提示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大。DWI及其ADC值定量测量和与1H-MRS相结合能够对HIE的预后作出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估,放射冠、内囊后肢、大脑脚ADC值和NAA、Lac在预后评估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们的预测能力仍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