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不相适应的是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突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且持续下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人口结构转型期,表现为:“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加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随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如何全方位考察人口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结构与消费需求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梳理的基础上,首先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与教育结构四个维度就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规模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借助相关统计数据,分别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教育结构的演变现状以及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的现状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再次,利用1997—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就我国人口结构变迁对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相关对策进行探讨。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我国人均消费需求额呈上升趋势,但居民消费率呈持续走低趋势,与发达国家(地区)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乏力。(2)我国人口结构中少子化、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提高和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提高。(3)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教育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的同时,在某些消费结构上呈现显著的城乡差异性。
其他文献
情景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掌握知识,提升课堂实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以趣激学"的因素,积极为学生创设
现阶段,虚拟化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且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信息安全的问题已经被纳入到国家安全层面,备受各单位重视与关注。为此,文章将虚拟化技术作为
业财融合是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它通过财务与业务的有效融合,从价值的角度为单位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支持。高校财务管理借助业财融合完成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成为高校全面发
司法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而“多元”中的其他诸“元”,对司法化解矛盾纠纷也起着重要的分流、疏导和协助作用。$$近年来,各级
报纸
我国配电网普遍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小电流接地方式中,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很高,一般占总故障的80%以上。当小电流接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