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改性沸石除氟剂的制备及除氟性能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lj12345678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沸石的天然储量丰富,自身结构具有较强吸附性及锆的氧化物及水合氧化物具有表面积大,吸附性高,耐热,耐辐射对氟具有很强吸附性的特点,进行了氧化锆改性沸石的制备条件、静态,动态吸附条件研究,并对改性沸石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除氟应用研究、吸附剂再生研究、吸附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讨论了锆改性天然沸石的除氟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沸石改性的优化条件为:盐酸浓度为10%,Zr(Ⅳ)浓度为0.15mol/L,水浴温度70℃,振荡时间2h,静置24h,进行3次锆改性。2.改性后沸石的静态除氟优化条件为:pH=7;振荡温度为40℃;振荡时间为60min初始浓度为10μg/mL;固液比为1:100。在优化条件下改性沸石的除氟率达到96%,远远优于原沸石除氟率32.94%及酸改性沸石的除氟率57.05%。表明锆改性天然沸石具有良好的氟吸附性能。在最佳条件下,当含氟量小于10μg/mL时除氟率超过96%,含氟水经处理后低于1.0μg/mL,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而动态除氟结果显示:流速,原水氟浓度和填充柱床层高度对氧化锆改性沸石的除氟有很大影响,而溶液的pH值则影响不大。当改性沸石用量为5.0g时,最大流速为10.0mL/min。在流速为6.0mL/min时可将原始浓度在20.0mg/L以内的含氟溶液处理达到国家饮用水含氟标准要求。3.对吸附氟后的改性沸石的再生研究表明:静态用0.5mol/L的NaOH,动态用0.05mol/L的NaOH可以将氟有效的脱附下来,脱附率达90%以上。4.改性沸石对氟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表明:当氟平衡浓度不断的增加,其吸附量也随着增加,最终吸附容量会达到一个饱和状态,证明了吸附材料对氟离子的亲和力比较好,吸附非常容易进行,这是该吸附材料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氧化锆改性沸石吸附剂的吸附平衡从实验数据来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拟合。吸附体系符合拟二次吸附动力学方程。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35.226kJ/mol)、自由能(20,30,40℃分别为-2.676,-3.744,-5.268kJ/mol)和熵(0.129kJ/k.mol)。结果表明,该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G<0),吸附方式主要以化学吸附(△H>35kJ/mol)为主。5.氧化锆改性沸石的吸附氟机理研究显示:除氟剂负载的氧化锆上的大量羟基对氟离子的吸附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负载在沸石表面及孔道上的锆羟基越多,除氟能力越强。但是当沸石表面的锆上的羟基达到饱和,负载物的表面互相重合,除氟量将不再增加。
其他文献
无线家庭植物养护环境检测系统使用MSP430为主控核心板,由于该核心板具有极低的功耗使得系统整体续航能力得到提升,无线传输使用蓝牙4.0的CC2541蓝牙模块,其具有低功耗和稳定
对分离式路基概念、两幅路之间的间距、设计最小长度、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分离式路基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建议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应合理、灵活应用分离式路基。
介绍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并结合桥梁工程分析了Pushover的几种主要加载模式和对结构目标位移的确定,指出在基于结构位移/性能的抗震思想下,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
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温度、浓度的变化,都会使其无法正常地运行。CSTR过程的正常运行
<正>1.工程概述新盖房枢纽位于大清河系北支南拒马河与白沟河汇流点以下两公里雄县新盖房村北,是大清河系北支的重要控制工程,建成于1970年。由引河闸、灌溉闸、分洪闸、溢流
目的:探究利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68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4例。
大秦线作为我国铁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现代化煤运通道重载运输的示范性工程和既有线扩能改造的样板性工程,依靠重载技术的自主创新,在保持列车速度、密度不降低的同时,将列
我国现有的劳动立法对劳动合同法定必备条款的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将劳动基准强制立法内容规定为双方可以约定的内容;二是过分限制了双方可以自由约定的权利;三是相当部分条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以为我国的衰弱诊断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12-01至2016-05-3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
BIM技术立足自身优势,结合成本管理需求,构建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引领施工成本管理走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化.文章从施工方角度出发,通过建立BIM5D平台,分析施工阶段的成本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