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塑造大学生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形势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含义和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包括培养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如何实现新形势下的新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心理环境是对个体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的客观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复杂因素整合、积淀而成的心理构成物,是观念的环境。起着熏陶、感染和引导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依据不同的层面和载体,把高校心理环境划分为社会心理环境、校园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朋辈心理环境和家庭心理环境。不同的心理环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影响。 其次,研究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一、重视硬环境的建设,忽视软环境的创造。目前,我国高校建设环境时,更多的是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注重物质环境的建设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建设。二、德育目标的定位过高,脱离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我国高校德育高层次目标达到“政治的社会化”,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的心理需要”,德育难以被学生接受。三、德育方法单一,注重课堂灌输,忽视学生的内心需要。四、德育的首要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并且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分量不够。五、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新生对环境的适应等问题。 再次,论述了心理环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心理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大学生如何将这种熏陶和感染内化为其道德品质是这部分研究的目的。为求全面、清楚,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模仿行为。大学生通过模仿教师、同学和家长的道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