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研究了1870-1931年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趋势。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述对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作结构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部分: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动近代中国国内市场总体属于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体系,统一的国内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分散的地方和区域市场已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参与商品生产的国际分工,中国国内不同区域市场的变动更多的是受外生变量强力影响所致。中日甲午战争前,英国实际上主导了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活动;甲午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长期以来英国独占中国市场的格局演变为英美日三国博弈,并且时间愈往后推,英国地位愈是下降,美日地位相对上升。第三部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动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机制品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增长极其缓慢,这与中国进口替代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分微弱,难以开拓国外市场有关联。并且在初级产品出口中,虽然总体上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优势,但其比例日趋下降,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则增长迅速,中国原来以制成品和半制品为主的格局逐渐向原料品转移,出口商品结构的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并非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本国生产要素比较稀缺的产品,相反,大量进口的却是国内有同类进口替代产品,生产要素相对便宜的产品。中国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体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这种格局的演变也主要是从属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结果,而非主要是中国近代化产业发展之缘故。第四部分:从贸易结构截面数据看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尽管单项出口商品生丝和茶叶等遭遇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极为激烈的竞争,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其生产的边际成本较低,在诸多农矿产品及手工业品上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延缓了中国以消费性工业品进口和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出口为主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形成过程。随着中西生产力总体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西方工业品日益增长的价格优势,使中国出口商品的静态比较优势不断萎缩,中国对外贸易最终不可避免地趋于全面恶化。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本文主要观点从整体上的再提炼或进一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