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报道本着真实、客观、及时的原则,向大众传递信息,然而受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新闻报道往往暗藏偏见。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为分析不同国家新闻报道语言差异背后隐藏的文化意识形态差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论文选取中美主流媒体对莫迪亚诺获诺奖各15篇英文报道,把费尔克劳三维度模型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相结合,使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这30篇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例证得出:描述层面,中国媒体报道多选用中性词,而美国媒体以中性词和贬义词为主;中美新闻报道及物系统的分布相似,但对比参与者、过程类型、环境得出中国媒体主要客观报道获奖事实或肯定其作品、对文学领域的贡献,而美方媒体则质疑其成就,报道其作品主题单一、销量不高、在英语国家知名度不高、家庭无爱、不善于和媒体打交道;美国媒体使用情态系统的总量高于中国媒体,表主观推断,而中国媒体用它来表时态、常识性;阐释层面,中方以正面报道的直接引语为主,大量运用明确的信息来源确保报道的权威性、可靠性,而美方则大量运用负面报道的间接引语和模糊的信息来源,借他人之名来表达质疑;解释层面,中美媒体报道立场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新闻侧重从正面报道而美国倾向于绝望新闻学;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集体主义、仁爱、和谐、尊重权威、含蓄而美国传统文化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个人尊严、直接等文化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中国新闻报道侧重于获奖的事实报道,以正面报道为主,而美国媒体以挑剔的眼光,不断质疑获奖事实。该结果也说明了新闻报道的政治特点和民族性特征显著,其语言的选用则是最佳的表现手法。